攜號轉網雷聲大雨點小。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10年11月天津、海南兩地啟動手機攜號轉網試點工作以來,國內成功轉網用戶僅58260個,占申請用戶數的37%左右,成功率不足四成。而在最近8個月中,兩地只有不到一萬用戶實現了攜號轉網。
申請轉網人數、成功率現“雙低”
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天津、海南兩地攜號轉網試點一年多以來,共有158631個用戶提出了攜號轉網的申請,相較于兩地1700多萬手機用戶,提出攜轉申請的用戶不到1%;而申請成功的更低,僅有58260個用戶實現了攜轉,占申請人數的37%.申請轉網人數和成功率出現雙低局面。
2010年11月始,醞釀良久的攜號轉網正式在津瓊兩地試點展開,一年多時間過去,這份“雙低”答卷讓攜號轉網試點稍顯尷尬。如果說試點前6個月市民還較為踴躍,有4.9萬用戶實現了攜轉;而自去年5月底至今年1月31日,攜號轉網僅新增9000多用戶,為試點前半程的五分之一,攜轉人數遠低于預期。
飛象網CEO項立剛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用戶需求———大部分普通用戶不會增加自己的麻煩,況且各運營商在價格、質量和服務水平方面各有優勢,“中國聯通WCDMA網絡快,它的城市網絡覆蓋好,但農村網絡覆蓋還需提高;在服務水平上,中國移動做得更好。”其二是用戶一般都參與套餐合約計劃,短期內套餐未結束,不便轉網。
此外,運營商之間的相互競爭也是阻礙用戶轉網的問題所在,“運營商不會輕易地放走客戶。”業內人士表示,運營商們雖然表面上不違反攜號轉網的相關規定,但為了相互吸引客戶不遺余力,各種優惠活動紛紛出爐吸引客戶。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亦稱,為留住用戶“各個電信企業推出了多項優惠資費政策,并改善服務質量。”
擴大試點短期無望 攜號轉網試點會否擴大?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表示,在下一階段的攜號轉網試點中,工信部及有關部門“將重點解決試驗當中遇到的問題和情況,加快完善試驗的方案,建立相關的機制,加強對試驗的管理,為科學制定下一步號碼攜帶的政策做好準備”。但對于試點范圍是否將會進一步擴大以及正式推廣攜號轉網的時間表,他并沒有透露。
對于是否會擴大試點地區,項立剛認為,擴大試點地區有難度,短期內不大可能。“攜號轉網成本大,效果不明顯,導致政府、運營商態度不積極。”攜號轉網涉及到網絡系統、管理系統和服務器重新搭建,成本巨大;但從目前試點反饋來看,對于平衡市場和競爭能力效果并不明顯。
項立剛稱,市場對于攜號轉網效果的預判與實際有較大差距,早年美國預計有8000萬用戶攜號轉網,但實際上只有800萬左右,只占預期人數的10%.而第一創業證券研究員任文杰則認為,中移動在2G時代的移動市場份額超過90%,攜號轉網出臺的一個初衷就是構建均衡和有競爭力的通信市場。但從現在的3G市場看,中移動的市場份額下滑至約40%,并且承擔著TD產業化的任務,因此是否應擴大攜號轉網試點范圍,仍值得商榷。
去年,國內新增8000萬3G用戶,3G滲透率為13%.在3G市場份額分布中,中國移動占4成,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各占3成,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業界回顧
2010年11月,工信部在天津和海南兩個地區實行手機號碼攜號轉網的試點工作,用戶可免費申請從移動轉網到電信或聯通,不需更換以前的號碼。天津采用的是雙向轉網,即移動的2G用戶與電信、聯通之間的用戶可以互轉。而海南實行的是單向轉網,僅限于移動的2G用戶可以攜號轉網到電信或聯通。
工信部原預計在2011年5月底結束攜號轉網的六個月的試驗期,后因在試點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使試點工作繼續延期至今。工信部專家表示,攜號轉網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運營商服務質量,但轉網期間,行業短信無法自動攜轉、業務辦理流程復雜,市場競爭設置人為障礙等問題突出,用戶有多種情況不能攜號轉網,轉網門檻高、轉換成本的提升等情況時有發生,這些問題,也給下一階段工作帶來挑戰。
推薦閱讀
2010年11月22日,攜號轉網試點正式啟動,試驗期原定六個月,彼時外界對這一試點頗為期待;然而試點到期后,工信部又發文延長了半年。2011年11月,三大運營商接到工信部通知,攜號轉網在天津、海南兩地的試點將不設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攜號轉網試點擴大短期無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