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智能手機系統領域曾經的當之無愧的老大。然而iPhone出現了,塞班的優勢似乎只剩下價格了;接著,安卓出現了,塞班的價格優勢不見了。塞班似乎成了懷舊者的專屬。
微軟的頭號敵人
塞班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由當時英國著名手持電腦公司Psion(寶意昂)的軟件部門拆分而來,著名手機廠商愛立信、諾基亞、松下、摩托羅拉共同投資建立。
“我們當時想要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一家手機公司,這家公司的股東應該是當時最領先的兩家手機廠商——愛立信和諾基亞。這就是我當時興奮的原因。”Paul Cockerton對《中國經濟周刊》回憶道。
與此同時,意圖染指手機領域的比爾·蓋茨,也在不斷地向諾基亞當時的CEO歐利拉(Jorma Ollila)示好。
然而在歐利拉的計劃中,根本沒有微軟的位置。歐利拉并不想和PC領域的硬件廠商一樣,只是給微軟當苦力。
塞班的出現恰好迎合了歐利拉的計劃。于是,歐利拉婉拒了蓋茨的好意。
1998年6月24日,塞班成立,憤怒的蓋茨寫下了那封著名的備忘錄:“不管塞班做了什么,對我們都是有害的。”
1999年3月,剛剛成立9個月的塞班公司,推出了Symbian5.0操作系統,它集成了通信網絡、無線文字、網頁瀏覽、電子郵件等功能,支持Java應用,能夠運行小型的第三方軟件,比微軟的WindowsCE更易用。同年,塞班公司被美國媒體評為“綜合評定最佳”和“最具長期潛力”的公司。
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塞班操作系統的手機——愛立信R380誕生。此后,索尼、三洋、富士通、索尼愛立信也先后獲得了塞班操作系統的許可證。龐大的塞班聯盟就此形成,當時全球著名的手機廠商幾乎囊括殆盡。2002年左右,搭載塞班系統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多。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越來越讓微軟討厭了,越來越多的塞班手機的推出逐漸占領了中低端市場。”保羅·庫克頓說。
狂怒的微軟也著手開發下一代面向智能手機的系統,蓋茨給這個系統起名叫做Stinger,即美軍的“毒刺”導彈,用意很明顯,這將是一顆擊敗塞班的“毒刺”。
然而,蓋茨的企圖再一次落空了。
諾基亞庇護下的塞班帝國
在歐利拉看來,塞班一直都是幫助諾基亞坐上智能手機領域頭把交椅的功臣。
塞班公司成立時,諾基亞在持股數量上位于第三。然而在市場規模上,諾基亞卻是塞班成員中的帶頭大哥。
2003年的智能手機系統市場份額中,塞班占有市場份額的66.6%,微軟則只有可憐巴巴的22.5%。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科技資訊網站CNET周一發表署名羅杰#8226;鄭(RogerCheng)的文章。文章為美國移動運營商ATT支招,提出收購衛星電視運營商Dish和美國移動運營商Clearwire的方案,以解決ATT目前發展所急需的頻譜波段。 ATT斥資390億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塞班帝國由盛轉衰 昔日霸主今日棄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