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反壟斷機構近日表示,寶潔、漢高及高露潔棕欖公司被處以總額3.613億歐元(合4.8億美元)的罰款,因為這些公司協同聯合利華在法國操縱洗衣粉價格。其中,寶潔公司表現尤為惡劣,被處以2.336億歐元罰款。而這已不是它第一次“挨罰”——早在今年3月,寶潔、漢高等8家化妝品制造商就曾因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4月13日,寶潔和聯合利華又因操縱洗衣粉價格,受到歐盟反壟斷機構查處,被罰款近3.2億歐元(約合4.56億美元)。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壟斷、操縱價格行為一向保持警惕,市場監管嚴格,反壟斷條款嚴厲。但即便如此,寶潔公司都敢和其它壟斷巨頭密謀定價,操縱價格。那么在監管相對寬松的國內,寶潔的表現又如何呢?實際上,寶潔和聯合利華等少數寡頭,已壟斷性地控制了中國的日化市場,兩家巨頭的市場份額占50%-60%之多。有專家指出,作為日化界的老大,寶潔一向對價格的“操縱”游刃有余;但由于我國法律體系存在一定漏洞,對企業聯盟操縱價格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偏弱,沒有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就在今年5月聯合利華被發改委開罰200萬元以懲其多次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價格秩序之際,寶潔公司卻完全無視發改委的罰單,公然表示要頂風漲價。這只能說明,與歐洲市場的巨額處罰相比,日化企業在中國“犯錯”的成本實在太低。
前不久,國家有關部門對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一些國內壟斷巨頭相繼展開反壟斷調查,消息傳出后輿論普遍叫好,但結果如何還難預料。由此,國際壟斷巨頭們可能也會抓住中國監管部門的軟肋:如果不能一視同仁對待則責罰失據。有國內壟斷巨頭做擋箭牌,國際巨頭們或許就可以安然躲避風頭。這不能不令人們對反壟斷的實際成效更加擔憂。
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機構“打老虎”不手軟,這種決心和魄力值得我們借鑒。中國的反壟斷機構應順應民意,把握市場規律,將反壟斷進行到底。不管它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壟斷巨頭,都要敢于碰硬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壟斷,捍衛公共利益。
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seekingalpha.com細數微軟下一步可能會收購手機廠商,以增加用戶體驗,擴大其在手機領域的業務。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seekingalpha.com指出諾基亞很有可能會成為微軟的收購對象,原因如下: 1、制度性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西方國家值得借鑒 反壟斷絕不手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