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 Insider今天評出了2011年美國科技產業7起影響力最大的法律訴訟,其中包括AT&T收購T-Mobile交易受阻、惠普與甲骨文交惡、微軟向Android硬件設備廠商索要專利授權費等等。
Business Insider指出,與其他產業的公司一樣,美國科技公司也非常喜歡“打官司”。打官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這原本也無可厚非。多數情況下,科技產業的官司往往以達成和解協議而告終。然而和解不成后,一些官司的最終判決結果,卻能夠給整個科技產業帶來不利影響。
以下為Business Insider所盤點2011年美國科技業影響力最大的7起法律訴訟:
1、美國司法部阻止AT&T收購T-Mobile交易
美國司法部阻止AT&T收購T-Mobile交易
美國移動運營商AT&T今年3月宣布,計劃以390億美元的現金與股票收購德國電信在美國業務子公司T-Mobile。如果該交易順利完成,則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成為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但外界擔心該交易將導致美國電信市場出現新一輪壟斷現象,美國司法部于今年8月底就該交易提起反壟斷訴訟,以阻止AT&T順利收購T-Mobile。
AT&T此前表示,如果該交易被監管部門放行,則會投入大量資金以擴張通信網絡規模,同時將招聘更多員工,從而有利于緩解美國的就業壓力。Business Insider認為,就目前種種跡象看,AT&T收購T-Mobile交易“流產”的可能性很大。
2、惠普和甲骨文因安騰處理器再交惡
惠普和甲骨文因安騰處理器再交惡
2010年8月初,惠普前CEO馬克赫德(Mark Hurd)因涉嫌性騷擾而被迫離職。當年9月初,甲骨文任命赫德為公司聯合總裁。隨后惠普對甲骨文提起法律訴訟,稱赫德加盟甲骨文后,將使惠普面臨著客戶流失、商業機密被盜以及失去市場競爭力等風險。不久后兩家公司就此達成了和解協議。
今年6月,惠普又在美國加州高等法院對甲骨文提起法律訴訟。惠普的起訴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甲骨文當初不該聘用赫德。二是甲骨文宣布不再對基于安騰處理器的惠普計算機提供數據庫軟件支持,惠普認為此舉是威脅兩家公司共有客戶行為。
3、微軟向Android硬件設備廠商索要專利授權費
微軟向Android硬件設備廠商索要專利授權費
今年期間,微軟曾向多家生產Android硬件設備的廠商“索要”專利授權費用,原因是認為這些廠商所生產的Android設備中,侵犯了微軟的相關技術專利。對于微軟提出的要求,多數廠商已經“就范”,但Nook電子書閱讀器制造商Barnes &Noble則拒絕了微軟提出的“無理要求”,微軟隨后對Barnes &Noble提起法律訴訟。
Business Insider指出,如果微軟在該訴訟中勝出,則可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使其他Android硬件設備廠商乖乖向自己交納專利授權費。而微軟向Android硬件廠商索要專利授權費的行為,也促使谷歌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目的是谷歌獲得摩托羅拉的移動技術專利后,可在各類Android侵權官司中獲得更多話語權。
4、甲骨文起訴谷歌Android平臺采用Java技術
甲骨文起訴谷歌Android平臺采用Java技術
2010年8月期間,甲骨文對谷歌提起法律訴訟,稱后者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侵犯了與Java軟件有關的一項版權和7項技術專利。甲骨文于2009年收購了美國服務器和軟件開發商Sun,并由此獲得了Java技術。
骨文去年8月在起訴書中稱,谷歌在開發Android過程中,“有意、直接并反復侵犯了”與Java有關的知識產權。甲骨文還特別指出,反對谷歌在Android平臺中采用Dalvik Java兼容技術。甲骨文認為,由于Android侵權,使甲骨文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甲骨文還要求法院頒布禁令:在谷歌停止相應侵權行為之前,禁止谷歌對外發布Android平臺。
按照原定計劃,甲骨文起訴Android侵權的官司本應于今年10月31日進入庭審階段,但由于雙方各執一詞以及相應前期工作準備不足,該官司的最終庭審日期仍未確定。
5、微軟輸掉Word侵權官司
微軟輸掉Word侵權官司
加拿大科技公司i4i于2009年對微軟提起法律訴訟,稱微軟Word字處理軟件侵犯了屬于i4i的專利技術。美國一家法院隨后作出裁決,Word侵犯i4i相關技術專利的事實成立,除對微軟處以2.9億美元的罰款外,還要求微軟在裁決生效后60天內停止銷售已侵權的Word版本。
微軟隨后對該裁決提起上訴,請求美國上訴法院準許微軟繼續銷售Word產品。微軟最終在Word中移除了相應侵權技術。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微軟的上訴。Business Insider認為,假如微軟在上訴中最終贏得這起官司,則會使大量試圖打“侵權牌”的科技公司望而卻步。
6、蘋果成功“端掉”Mac克隆機廠商Psystar
蘋果成功“端掉”Mac克隆機廠商Psystar
2008年4月,Psystar推出了預裝蘋果Leopard OS X操作系統的低價個人電腦。當年7月,蘋果在美國北加州聯邦地方法院正式對Psystar提起法律訴訟,稱后者推出的“Mac克隆機”侵犯了蘋果版權和商標權。隨后兩家公司展開了長時間法律大戰。
今年期間,美國一家上訴法院站到了蘋果一邊,并作出Psystar不得再銷售“Mac克隆機”的裁決,該裁決為永久性禁令。
7、谷歌圖書侵權官司仍未了斷
谷歌圖書侵權官司仍未了斷
2005年期間,美國作家協會(Authors Guild)、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對谷歌提起法律訴訟,稱谷歌數字化圖書項目涉嫌侵權。2008年10月,谷歌同這兩家機構達成和解協議。對于該和解協議,不少行業機構表示反對。正因為如此,該協議簽署方于2009年11月提交了修訂版和解協議。但修訂版協議仍遭到外界反對。
美國作家協會近日向紐約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提交了一項法律動議,要求所有被谷歌掃描了圖書的美國作家都具備起訴谷歌的資格。
推薦閱讀
微軟WindowsPhone部門高級主管BillCox宣布,已經有3200多位Android用戶提交了他們遭遇惡意軟件的煩惱故事。 微軟Windows Phone部門高級主管Bill Cox昨日在微博上宣布,已經有3200多位Android用戶提交了他們遭遇惡意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今年美國IT七大法律訴訟 AT&T收購T-Mobile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