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一直是被熱炒的概念,早在2001年3月15日通過的“十五”規劃綱要里,中國政府就明確提出推進“三網融合”,迄今已經被政府連續納入3個“五年規劃”。為何獲得如此多政策傾斜的項目,在實際發展中,卻由鮮活的魚變成了房梁上的咸魚。更無法理解的是,這還發生在能夠集中資源辦大事的國家。
楊振寧先生最近有一個總結很好:“合適的情形之下,一個腦筋清晰、做事果斷而有遠見的、不那么民主的政治,把科技推上去的本領更大,因為它有效率。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能研制出原子彈來,雖然中國不是美式的民主,但有遠見,有決心,有能力。”
我們的神七、神八能上天,若中國政府對三網融合很重視,本應該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為何十多年過去了但依然沒有眉目?筆者認為,這里面有中國特色的原因。在中國,用戶的電話和上網業務是歸國資委下屬的三大電信巨頭,它們技術實力雄厚,經濟能力殷實。尤其是中國電信,一直非常積極地在努力推動三網融合的實踐和商用落地,帶領一大幫廠家在全國各地建商用試驗網,準備工作做到了極致,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可惜,十多年過去了,這東風始終沒有吹起。原因有兩個,商業主導權之爭和政治因素,在此不作論述。
事實上,三網融合在國外也沒有火起來。雖然在國外受政治影響小,內容管制少,電信運營商可以相對容易地獲得電視內容,甚至是直接介入電視內容制作,電信運營商并購電視臺也不難,但三網融合同樣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根本原因是三網融合最初提出的環境變了。
三網融合就是把電話機、上網用的貓、電視機頂盒這三個難以擺放且難看的盒子整合到一起。移動電話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固電。局域無線接入技術,尤其是WiFi的迅速普及,令原來需要擺在顯眼處的寬帶接入盒子,隨便塞在某個不顯眼的角落即可。
在歐美,由于媒體開放程度很大,電視臺對節目內容以什么方式推送到用戶面前,沒有偏執的控制欲,三網融合也可以,衛星電視也很流行,互聯網流媒體電視同樣沒有問題。如此一來,在開放的環境中,原來基于固定網絡的三網融合反而失去了大規模實施的必要性。
技術進步讓三網融合在十年前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樣,也是技術進步讓三網融合在十年后失去了當初咄咄逼人的發展銳氣。最初基于固定網絡的三網融合概念,現在已變成雞肋。IT世界開始進入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后PC時代”,三網融合的概念正在移動領域全面崛起。以iPhone、iPad為典型代表的“后PC 時代”智能終端的急速普及,給三網融合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語音通信、高清可視通信、在線視頻,以及各種基于互聯網的應用等突然間在這些設備上實現了,而且大范圍流行起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知情人士透露,從今年11月開始,12580已由原無限訊奇轉交由中國移動手機游戲基地負責運營。 中國移動人士在13日晚間舉行的2011中國移動全球開發者大會上透露,從今年11月開始,12580已由原無限訊奇轉交由中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三網融合大環境已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