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開的城市消費維權(深圳)論壇上,北京、天津、上海等21城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及中國消費者報社指出,通過投訴案例和調查發現,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利用自己強勢地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霸道行為依然存在,屢說不改。
霸道行為一 贈送服務變收費
“手機報1個月免費體驗啦!”“恭喜你,免費贈送彩鈴3個月,開通即送20元話費”。這類免費體驗在免費期內確實免費,但過后就是收費陷阱。一些手機用戶每月被莫名其妙地多扣費,一查才知道運營商擅自為其開通了多個增值服務。
點評:首先,免費體驗也應征得消費者同意,消費者沒有明確表示接受免費體驗的,運營商不得單方面開通。其次,體驗期過后,消費者必須明確表示定制,服務合同方才成立,未經確認即擅自扣費涉嫌侵權,甚至欺詐,無異于明搶暗盜。其三,如果SP服務商利用虛假的短信或其他服務界面誘騙消費者上當,違反消費者的意愿提供定制消費服務,則涉嫌欺詐。
霸道行為二 預付費設有效期
通信運營商對預付費手機號碼的話費設置有效期,有效期滿,不管余額多少,消費者均被限制呼出,必須再次充值才能繼續使用,否則,一旦過了充值期,手機號碼即作廢且余額不退。這導致一些電話打得少的用戶群體,比如老年人,一到有效期就得反復充值,如此惡性循環,造成話費越積越多。
點評:使用手機頻率較少并受有效期限制的大多是老人、聾啞人等一些弱勢群體。《電信條例》第41條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在電信服務中,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或者中止對電信用戶的電信服務。”在預付費手機卡還有話費尚未消費的情況下,通信運營商即中止服務,迫使消費者繼續充值,涉嫌強制消費,而以報廢手機號碼且不退話費作為強制手段,更是一種強取豪奪的霸道行為,因此,通信運營商必須取消預付費手機號碼的話費有效期限。
霸道行為三 充值卡余額不退
消費者投訴反映通信運營商在客戶購買充值卡給手機或電話賬戶充值后,不管是否接受過服務,賬戶內的余額一律不退;有的充值卡過了充值截止期后,運營商既不延期,也不退款。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英國移動運營商O2已宣布推出了iPhone4S智能手機租賃計劃。 英國移動運營商O2已宣布推出了iPhone 4S智能手機租賃計劃。 這項服務名為O2租賃(O2 Lease),O2方面稱這是英國首個智能手機租賃服務。根據這項服務,用戶可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運營商欺行霸市惹眾怒 多地消協指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