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柴崎)三網融合現狀亟待改變。
賽迪顧問的《中國三網融合產業地圖白皮書》稱,國內三網融合產業目前仍處于推進階段,產業初具規模。但是,從目前的試點情況來看,我國三網融合的推進并不順利,產業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
廣電體系其實歷來為在市場化方面走在前列的電信所詬病。而雙方的“小算盤”也一直在打,三網融合戰略啟動以來,數千億的市場蛋糕對電信系和廣電系的吸引力突然膨脹。這從電信聯通的寬帶壟斷案中就可窺見一斑。媒體評論認為,電信壟斷現狀有待改善和改革,但尋找改革的出口,已不能局限于電信運營商本身,而是在更大的行業產業鏈和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下的更高層面的改革。其中核心癥結不在電信,也無法僅限于電信,而在廣電,也繞不開廣電。“電信改革走到今天,已不得不反觀已經陷入僵局的三網融合改革和廣電改革,這三者已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缺一不可”。
廣電一直想建立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的掛牌時間已是一推再推,究其原因,廣電企業目前是“各自為政”,很多地方的整合資產負債率高,有的省市接近90%;很多地方出資結構極其復雜,加劇了國網公司的整合難度。在技術方案更是多達十幾種,且彼此無法互聯互通。
而電信骨干網的運營主要被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所掌控,廣電應當以何種方式進入寬帶業務?如果廣電自建一套骨干網,無疑是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所以,最佳的方式是在骨干網的運營中引入新的競爭者。而這一點必然被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阻撓。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利益分配,早已成為阻礙三網融合的一大瓶頸。
今年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召開的“寬帶鴻溝與第五次電信改革”研討會上,提出將電信、聯通的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來整體打包并入廣電,其實就是將電信網在歷史上積累的互聯網內容資源直接交與廣電,并反過來作為和電信運營商談判的籌碼。近日,有分析師則表示,“若想解決三網融合廣電和電信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廣電與電信組建合作公司,雙方五五分成,共同經營市場。”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移動將發布融合通信平臺“飛信+”,此平臺對飛信開放平臺、飛聊、SNS社區、個人IDC四大應用進行了整合。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有媒體援引中國移動內部人士透露稱,中移動將發布融合通信平臺飛信+,此平臺對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電長期為電信詬病 武漢模式能否惠及全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