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曠日持久的移動支付標準之爭終于漸漸明朗。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代曉慧近日在2011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年會上表示,工信部已與央行共同啟動移動支付標準制定工作,國際通行的13.56MHz(NFC)方案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45GHz方案都將納入行業標準。這樣的信息表明,兩種技術標準可能會呈現出長期共存的局面。
“13.56MHz和2.45GHz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在公開環境中應用,也可以在封閉環境中應用,雖然應用場景不一樣,但是在產品和設備的研發上面兩種技術都應該考慮,我們在標準制定中也覆蓋到了兩種技術。”代曉慧說。
移動支付兩種技術標準共存 恃強凌弱格局隱現
咨詢機構估計,今年我國移動支付用戶數量將超過2.2億,市場收入規模將達52.3億元,同比增長78.8%,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但很長時間以來,“舶來品”13.56MHz和“本土產品”2.45GHz兩種方案,哪種會成為國內的移動支付行業標準,業界一直存有爭議。由于兩個標準各有利弊,因此采用哪個遲遲未有定論。IT商業新聞網對此也推出過多篇報道。
作為國際移動支付標準,基于13.56MHz的NFC技術標準要相對成熟得多。適用于大部分現有的POS終端機,就是其一大優勢。并且目前公交一卡通和銀聯也是這種標準的主要支持者。
“我們為什么要符合國際標準,為什么要和國際接軌,和國際接軌到底有什么好處?和國際接軌的結果就是把我們的錢給了人家”,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王立建看來,如果過多采用國際標準,也會對整個產業發展不利。“在13.56MHz技術上,我們也要做一些跟國際標準不太一樣的東西出來”。
中國電信廣東研究院研究員張晉認為,如果采用移動支付雙重標準方案,實際上是無奈的折中,是妥協之舉。
“不同技術標準爭奪的背后,都是利益集團在相互博弈”,張晉表示,從行業角度、商業角度上看,產業鏈越成熟、接受度越高的技術標準就是最好的標準,從這點上講,13.56MHz的支持者眾多,在國內也有央行等金融業代表支持,明顯要比2.4GHz更有優勢。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秘書長老杳也對IT商業新聞網說,其實,是否能成為國內標準并不重要,相對來說,13.56MHz未來的市場會更大一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美國幾大運營商中,Sprint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以及T-Mobile已經承認使用,而VerizonWireless向Mashable宣稱其并未安裝。這意味著,國內來自這些運營商的水貨智能機,很可能安裝有CIQ軟件。相反,國內行貨手機則>>>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