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發布消息,從今年12月1日起,新送檢手機不需同時檢測充電器,這意味著充電器將不再是手機的標配。此舉意義深遠。對消費者而言,買新手機可以省一筆開支;而廢舊充電器數量的減少,也有利于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然而,什么時候消費者才能買到不標配充電器的手機,還是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從政策的推出到產業界的響應,不僅需要周期,更需要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對中國這樣一個用戶數量超過9億的龐大市場而言,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策,沒有廠商的積極響應,想徹底改變“手機標配充電器”的銷售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介紹,2007年我國就頒布了手機通用充電器標準。之所以到2011年才開始著手改變“手機標配充電器”的銷售模式,是考慮到我國移動通信用戶數超過9億。在市場如此龐大的背景下,完成充電器從不通用到通用的轉化,并且保證消費者手里基本上持有或能方便地買到通用充電器,至少需要3~4年的時間。
雖然新政策出臺,也并不等于消費者馬上就能買到不標配充電器的手機。何桂立認為,工信部的政策僅是在入網檢測這一環節不要求手機和充電器捆綁,但針對具體的銷售,目前尚未出臺新的政策來加以引導和制約。因此,手機廠商是否按照“手機不再標配充電器”的模式來銷售,決定權在他們手里。而且,目前已經取得入網許可證的標配充電器的手機仍然在生產和銷售,這些產品的消化和淡出同樣需要周期。除非國家有關部門針對銷售環節發布配套政策,即限定在某一時間之后,不再允許手機標配充電器。當然,不排除一些手機廠商出于形象考慮來響應工信部這一旨在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政策,但從新包裝的設計到產品推出也需要周期,同時,國內手機廠商眾多,如果缺乏明確的政策,僅靠廠商的自覺,轉化周期可能會延長。
“手機標配充電器”的銷售模式已經實行多年,目前家里有七八個甚至十幾個充電器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消費者手里的廢舊充電器,國家需出臺相關的回收政策,把廢舊充電器交給專業的機構或企業處理,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當然,在手機的配件中,充電器和連接線是單獨的兩個部分,雖然充電器采用了統一的USB接口,但手機側的接口仍然有三種,即分為MINI USB、MICRO USB和2.5mm圓柱形接口,這一部分為何沒有統一呢?何桂立表示,2006年制定手機標準時,考慮到當時的產業情況,并未對手機的接口進行定義,到 2009年修訂標準時,對手機側的端口進行了定義,規定為3種,由手機廠商選擇其一。相對于連接線,充電器的污染更嚴重,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充電器的問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掌上靈通今天宣布,公司已經重新符合了納斯達克交易市場5450(a)(1)文件規定的1美元最低買入價這一要求。這也就意味著,掌上靈通已經重新符合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繼續交易美國存托憑證(ADS)的要求。 掌上靈通(納斯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標配充電器銷售模式不易得到改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