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央視再度“出手”,其官方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制作專題報道,自此由央視引爆的“發改委調查電信聯通涉寬帶壟斷”一事,越來越呈現出一地雞毛的態勢。
由于廣電在其中的利益糾葛日益被暴露,因此,這個被稱為“反壟斷第一案”的重大事件越來越不像是在討論壟斷問題,而是向廣電電信利益之爭轉變,甚至涉及到三網融合的走向。
關于原告的數個傳言版本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被扣上“壟斷”帽子一周后,一則消息突然調動了大家的神經。11月15日早上,傳出國家發改委將于該天上午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宣布反壟斷一事。據悉,當天要主持這個通氣會的是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而這個局正是宣布調查電信聯通涉寬帶壟斷的發改委內部司局。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可能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有關。不過,事后證明,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實際上于該天宣布的是處罰兩家制藥企業。
這是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第二次公布涉及壟斷的調查案件,在數天前,發改委宣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壟斷”,引爆了中國的反壟斷情緒。
而關于到底誰是此次“反壟斷案”的原告,業界已流傳多個版本。一種認為這來源于去年的中國電信清理“流量穿透事件”。所謂“流量穿透事件”就是一些公司在中國電信購買帶寬后,并不自己使用,而是轉手賣給鐵通、廣電等弱勢運營商賺取差價。盡管如此,弱勢運營商獲得接入帶寬的價格仍遠低于中國電信的結算標準,往往能低至30萬元/G/月甚至更多,這導致去年中國電信清理“流量穿透事件”,結果,鐵通的帶寬出口20%被中斷,大量用戶退網。
除了中國移動旗下鐵通被指為有原告之嫌外,廣電則被認為有更大的嫌疑。
據業內稱,這主要是因為2007年廣電在全國各地開始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廣電網絡的雙向改造,廣電的有線電視網絡遍及城鎮每家每戶,被視為未來電信運營商更大的競爭對手,但目前情況下,廣電沒有任何骨干網,無力與電信和聯通競爭,因此,希望推動政策上遏制電信和聯通,顯然是廣電的一種訴求。
對此,廣電方面沒有任何人回應,但一個名為高紅冰的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發出一個驚人的觀點,其提出要參照英國電信集團2008年將數據中心業務進行分拆,出售給HP的成功做法,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來目前擁有的近10萬個數據中心機架,超過60億的年收入。不過,經查詢,高紅冰曾在信產部任職,目前并非中國社科院專職研究人員。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興總裁史立榮表示,中興將推出更多高端的電信設備和消費類產品,以提升利潤率,并希望未來海外營收在中興營收總額中占據60%到70%,而且中興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三大電信設備生產商。目前中興是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寬帶反壟斷:為了公眾利益還是照顧廣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