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矚目的“反壟斷首案”——進入新一回合的交鋒。
近日,央視官方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就電信聯通壟斷調查一事制作專題報道,不但一一回應了《人民郵電報》的質疑,而且列舉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有關文件等證據。
在此期間,國家發改委雖未正面回應此事,但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卻在14日開出了首張反壟斷罰單。這一系列事件表明,反壟斷不再是說說而已,代表法律的正義之劍已經出鞘。
即便如此,很多人仍然用狐疑、質疑的目光,看待此次反壟斷調查,而除了壟斷利益代表者的輿論“狙擊”,反壟斷還面臨著“陰謀論”的指控。
壟斷日久,愈益強化了壟斷強大而牢不可破的社會形象,很多人對反壟斷缺乏信心,甚至質疑反壟斷的“誠意”,很正常,也可以理解。然而,當此之時,發改委的反壟斷局更要頂住各種壓力,恪盡職守,依法將電信巨頭的反壟斷調查進行到底,將反壟斷風暴刮向更深廣的領域。大家也應該給沖在一線的“反壟斷局”打氣、加油。
相對于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給山東兩家藥企開出反壟斷罰單,針對兩家電信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卻激起相當大的輿論波瀾。《人民郵電報》針鋒相對地回擊,否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而且,也質疑發改委和央視在沒有正式結論之前就公之于眾,甚至還有權威媒體報道認為,此次反壟斷調查是“神仙打架”,和百姓無關。
這均對此次反壟斷調查的正當性與合法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貶損與干擾。因為央視報道內容所限,公眾并沒有看到兩家電信企業涉嫌價格壟斷的證據,以及相關部門的沉默。很多人也對此次反壟斷調查能否進行下去,頗為擔憂。
事實上,正如《新京報》針對此事已刊發的文章所指出的,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兩家電信企業展開價格壟斷調查,乃是依法履職,及時公開并不違反法規,反而是對公眾和涉案企業最負責任的做法。寬帶接入市場雖不和公眾直接接觸,但是,也因為上網資費與速度而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09年3月,中國移動與中廣傳播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手機電視業務的發展;2010年3月,手機電視業務實現商業運營,并在每個CMMB網絡覆蓋區域提供6-7個手機電視頻道。在近三年的發展過程中,終端產業化都是重點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遭遇輿論狙擊說明反壟斷面臨困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