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2011年即將結束,IT商業新聞網盤點了一年來受網民關注的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之:小米的“饑餓營銷”和雷軍的模仿秀
8月16日,小米科技的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推出之時,在手機發燒友、手機業界和IT媒體圈內曾引起不小的轟動。小米科技CEO雷軍在發布現場不斷強調小米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機、專為發燒友設計的高性能手機。不過,最后業界的討論焦點主要在其1999元的超低定價上面,雷軍通過不斷的數據羅列,強調著小米手機在硬件配置上的優勢。一位網友對小米手機評論說:“市場上流行堆砌硬件,于是就有1.5G(指手機的處理器頻率);市場上流行大屏,于是就推4英寸;市場呼吁大容量電池,于是就有1930毫安;市場呼吁更便宜,于是就1999元。所有的東西,都是隨大流。今天有小米,明天就有大米,硬件更NB,屏幕更大,價格更便宜。”這種評價盡管不一定完全客觀公正,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對這種技術參數崇拜的擔心。
按照小米創始人雷軍的說法,為何大家認為售價1999元的小米手機便宜?“所有的性能都是頂配,所有的硬件配置都是今天最頂級的,而且全是都是蘋果供應商”。正是有著這樣的驚喜和期待,小米手機在很短時間內,即獲得了超過幾十萬部的預訂量。這樣的成績是包括國外廠商在內的企業都難以企及的。
但從之后小米的發貨“龜速”和供貨不足上,可隱約看到蘋果的影子。互聯網資深觀察家李志偉就表示,小米手機明顯在做饑渴營銷,蘋果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功,其產品給人們帶來顛覆性的同時,也是喬布斯團隊饑渴營銷運用所帶來的成果。而雷軍作為喬布斯的信徒,也學會了這一招。但小米手機的這種“饑餓營銷”之法,并不得蘋果真諦,這讓小米CEO雷軍飽受批評,被指責其缺乏“契約精神”。
一位手機廠商人士曾私下說,小米作為一個剛涉足手機的企業,唯一的優勢只有其相對低廉的價格。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雷軍想做一部好手機的態度和勇氣,值得肯定。但小米手機一旦上市,用戶的大面積質疑聲音就會出來,因為小米手機“實在是太平常了”,在做工、屏幕顯示效果等方面與國際大廠有差距。“前置攝像頭都沒有”,估計很多人會后悔購買。
小米手機光環下的冷思考
最近,“小米手機”成為了業界的熱詞,這和小米手機背后眾多耀眼的光環分不開:雷軍親任CEO打造的手機、世界上最快的手機、僅1999元高配置手機、挑戰iPhone的國產智能機……當繁華褪盡,當我們冷靜、理性地去審視小米手機,會發現它面臨三大問題。
第一,市場定位的悖論。小米手機定位手機發燒友。它一方面通過MIUI籠絡了大批發燒友,另一方面通過營銷手段不斷強化市場定位。而發燒友是通過刷機帶來個性化的用機體驗而產生愉悅感的。但是在現階段,小米手機中MIUI已經內置并強化了許多功能,使更多的普通消費者不用刷機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體驗。當發燒友的專屬變得如此“大眾”后,這樣的市場定位就顯得尷尬了。另外,發燒友畢竟屬于小眾,他們對于手機的獨特需求還是有別于普通消費者的。如果只追求小眾市場而忽略大眾市場,可謂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如此小眾的市場恐怕難扛雷軍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大旗。
第二,硬件高配難以形成不可逾越的門檻。小米手機強調雙核1.5GHz芯片,處理能力更為強勁。但是,手機的處理能力不單要看芯片,更要看手機整體的優化。此外,硬件的高配實在不應該成為炫耀的資本。這是因為,一方面只要其他的廠商肯花錢并且動作夠快,在硬件上的差距還是很容易趕上的;另一方面,手機廠商應該跳出“硬件軍備競賽”的怪圈,應該圍繞用戶體驗多做文章。如蘋果手機更強調的是功能增加后帶來的新體驗,而摩托羅拉的Defy正是關注用戶體驗,突出“三防”才成功大賣。在已趨于理性的手機消費市場,用戶變得更加實際,用戶購買手機關注的重點轉移到是否擁有親切、便捷和更加實用的操作體驗上。在如今手機市場硬件逐漸弱化的趨勢下,小米公司的目光還是應該看得更遠些。
第三,突出單一應用難以形成核心賣點。小米手機的推出可以統一“米聊”和MIUI的賬戶,用戶能夠更加方便地管理賬戶,“米聊”起來也更加方便。這也讓外界猜測小米手機的推出是為了突出小米的軟件應用,而且,這樣做,在宣傳上也更容易表現小米手機的與眾不同。換句話說,用應用引出終端,用終端來突出應用。但是如果真的僅將單一應用作為賣點,小米手機在市場上的勝算不會太大。一方面,雖然“米聊”和MIUI籠絡了眾多的用戶,但是也不過200萬人而已,并且還不能指望這些用戶人手一部小米手機;另一方面,“米聊”早已經被QQ“盯”上了,QQ推出了微信著實對“米聊”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因此,在手機市場中,單一的應用可以形成市場聚焦,但是很難形成核心賣點。
用戶對于小米手機的期待和熱捧表現出的是國人對國產智能手機寄予的厚望。吃多了“外國蘋果”的消費者們也更希望嘗嘗國產的“小米”。
智能手機時代,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小米手機已經賺足了眼球,并且也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但是未來的路如何去走還需要冷靜地思考,它需要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中國計算機報)
相關鏈接:
評論:內部員工不推薦 小米手機已瀕臨失敗
小米手機供應鏈不堪一擊 與零件商關系亟待改善
雷軍:小米手機無銷量壓力 與金山存合作可能
項立剛:小米手機是“過度營銷”的一個范例
推薦閱讀
據網絡測量公司comScore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谷歌今年10月在美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的份額從9月份的65.3%提高到了65.6%。 谷歌的市場份額在8月份下降至2009年9月以來最低點的64.8%之后開始小幅回升。谷歌在幾年的時間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米的“饑餓營銷”和雷軍的模仿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