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iPhone 4S上市后,網絡上各種與Siri對話的視頻層出不窮,從日常應用到人生哲學無一不有。現在看來蘋果20億美元收購Siri是多么明智的選擇。
Siri不是新貴
其實對語音識別技術來說,Siri或許算不得新貴。
Ovum分析師Daniel Hong告訴記者:“Siri為語音識別領域帶來一束曙光,將這種曾經非主流的技術拉回人間并使之更"酷"。”
“Siri并沒有突破或者創新,它仍然與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發的語音識別系統相適應,而這些語音識別系統是由全球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包括IBM、at&t、微軟、SpeechWorks國際公司和Nuance通信公司。”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將這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應用程序用于支持更多開放的會話問答,如“附近的電影院都在上映什么影片”和“幫我查查下周一下午從紐約飛往舊金山的航班都有哪些”,可以算是在這十年內語音識別技術取得的一些突破。
蘋果再次化腐朽為神奇了,前一次它這么干,是引爆觸屏,而如今觸屏已經成為用戶選擇新終端的考慮因素之一。
易觀智庫分析師閆小佳表示,據統計,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監測的在售的手機中,觸摸屏(含電容和電阻)手機所占比例為51.3%。
為什么Siri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Daniel Hong表示,這是兩件事情結合的結果。首先是時機很對,其次它被安裝在iPhone這款消費者最受歡迎的手機上。Siri所達到的智能水平可以說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至少它能回答很多開放性的對話,而且它每天都在更新因為它是網絡化的,能及時統計所有用戶發表的言論。
Siri其實很聰明
Siri的神奇不只在于它可以實現某些操作功能,因為這點Google早就做到了。Daniel Hong表示,當蘋果公司發布iPhone 4S時候,我們也不能忘記是Google、Bing和Vlingo帶給消費者語言實驗的成果。
Google的語音技術要比Siri早很多,不過Google并沒有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用戶的體驗感也比Siri遜色很多,用戶必須按照Google預先設定的一系列指令來完成相應操作,對于iPhone 4S的用戶來說,卻只是手機上長按Home鍵,然后對著手機說話即可。
因此,當Siri在iPhone 4S上出現時,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表示,Siri對Google網絡搜索引擎業務構成直接性的挑戰。
其實蘋果和Google在這一領域合作已久,從iPhone發布的第一天,Google就是合作伙伴。Google打贏了微軟Bing,成為iPhone上默認的搜索引擎。它為iPhone提供地圖數據、Youtube視頻以及默認的搜索引擎,這些構成了iPhone用戶體驗的一部分。不過,在Siri發布的時候,蘋果有了兩家新的內容合作伙伴,即Yelp和Wolfram Alpha。當有人搜索相關內容時,Siri將這兩家的搜索結果直接返回給用戶,而不是通過Google。
盡管施密特對Siri有些憂慮,而且外界有很多聲音認為Siri將對Google搜索造成威脅,但是Daniel Hong卻不這樣認為。他表示,語音搜索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該技術并非是技術沿革的主流。“也許會在免提或者眼睛不方便看屏幕時(例如在車上或者人走路的時候)比較有用,但是總的來說,我不認為消費者會因為Siri這個功能而去購買iPhone 4S,至少目前不會,甚至再過幾年也不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電信行業內,中移動從來被看作唯一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富貴兒,從“銜玉而生”的創業期,到全球移動運營商的頭把交椅,中移動黃金發展期歷經十年。十年剛至,人們就開始看見,一位接一位的移動高層,或雙規,或入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Siri滿足智能交流 蘋果成功借力營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