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裝一家的有線電視、用一家的電、使一家的煤氣、以別人商量好的價格加兩家的油、價格一天天飛漲的時候,沒有人說壟斷;當有一種業務幾家運營商比著提速、比著降價的時候,卻有人說,你壟斷了!”
遭遇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中國電信工作人員如此叫屈。
9日,央視報道發改委正在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寬帶接入開展反壟斷調查。當日下午,中國電信網上和掌中客戶服務主管徐衛華發了上述微博,到昨日晚間,該條微博已被轉發7485次,評論1791條。
在央視報道后的第三天,工信部主管的媒體《人民郵電報》在頭版以極其嚴厲的語氣發表報道《混淆視聽 誤導公眾——駁央視對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報道》。對央視發出四大質問:基本概念厘清了嗎?壟斷事實查明了嗎?全球行情吃準了嗎?新聞素養丟掉了嗎?
在媒體大戰熱鬧上演的同時,業內專家也展開了辯論。不過,記者一再聯系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有關負責人,對方始終未接聽電話。
而對互聯網寬帶接入的利益鏈條做一番梳理,可以發現突出的矛盾集中于,骨干網絡運營商對中型接入商和小型接入商收取流量費用的差異,以及對購買流量行為的“封殺”。
爭議壟斷認定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基本查明,在互聯網接入這個市場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在一起占有2/3以上的市場份額,肯定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
根據《反壟斷法》的一般慣例,單個經營者市場份額50%、兩個經營者67%、三個經營者75%即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電信和聯通在寬帶接入市場的“壟斷”似乎無可爭議。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捷德公司(GD)制成了了比微型SIM卡(micro-SIM)更小巧的“納米級”SIM卡(nano-SIM)。 納米級SIM卡的體積,比蘋果iPhone 4和4S上的微型SIM卡還要小三分之一,比目前市場上大多數GSM手機內的S>>>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聯通寬帶接入利益鏈引移動廣電指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