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為什么速度慢而價格貴”?這個困擾中國5億網民許久的問題最近得出答案:背后有兩只壟斷的黑手在作怪。
國家發改委11月9日證實,正在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如果事實成立、定性準確,兩公司將面臨數億至數十億元的罰款。業內人士指出,這是中國自2008年實施《反壟斷法》以來首次對大型國企“利劍出鞘”,而數億甚至數十億的罰款也是從未開出過的大罰單。
設“黑白名單”進行價格歧視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介紹,今年上半年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接到舉報后,立即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展開調查。調查主要內容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
據初步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共占有2/3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支配地位。兩家企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對競爭對手給出高價,對沒有競爭關系的企業,給出的價格就優惠,這在反壟斷法上,叫作價格歧視。
電信專家項立剛介紹,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中國一直是南電信、北聯通的格局,越是大型城市,“黑白名單”(對競爭對手和沒競爭關系的企業)的價差越高。據了解,“黑白企業”價差達數倍甚至數十倍。
壟斷限制了競爭。專家指出,互聯網接入市場因缺乏競爭,消費者利益受損,產業升級被延緩。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0 年,中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30幾個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1兆/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
認定還需大量證據支撐
雖然電信、聯通的行為引起市場極大不滿,但專家指出,目前還很難得出兩家公司就是壟斷行為的結論,只能說涉嫌壟斷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孟雁北副教授對本報記者解釋說,因為反壟斷法的實施專業性和復雜性很強,有時還需要大量的經濟分析,對證據的要求也非常高。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媒體披露的事實能夠得到證實,那么,這兩家公司就涉嫌實施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這是因為,第一,這兩家公司在寬帶業務的相關市場已經具有了市場支配地位;第二,它們向自己的關聯企業收取的接入費用低于非關聯企業,屬于價格歧視,其結果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限制或者排除了這一相關市場的競爭。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為確保8G版iPhone4的順利銷售,中國聯通迅速啟動饑餓營銷。據廣州市內某大型手機連鎖賣場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幾乎所有的16G版的iPhone4都不放貨,該款手機處于無貨可賣的地步。 現在是有價無貨。在廣州,一位經>>>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