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貨鏈問題后,小米手機被曝質量問題頻出,更被有評論稱之為“瀕臨失敗的機型”,而雷軍自己也大喊“創新不容易”。像是應了墻倒眾人推那句老話,一夜間不少人變成事后諸葛亮,稱對此局面早就預言。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一個。
當初讓我有不祥預感的,是小米利用各種媒體進行的瘋狂宣傳。只要是在媒體和互聯網報道領域浸淫多年的人,都可能比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新聞來自“水軍”,哪些又屬于“硬貨”。而小米的宣傳,明顯前者多,帶著一股似曾相識的來自這個年代中國新興互聯網企業的浮躁氣息。
不巧的是,這個預感也得到了一些業內人士的共鳴。一位通信行業資深人士、如今的手機終端從業者跟我抱有同樣的預感。他說:“我比較反感他們的炒作。第六感告訴我他們是為了迎合一些用戶的無知,又利用了這些用戶的無知。在一些技術參數上故弄玄虛,比如那些硬件參數——號稱全地球最牛最快最新的元器件,號稱每周發布一個OS版本,可以刷機。
相關閱讀:評論:內部員工不推薦 小米手機已瀕臨失敗
小米手機供應鏈不堪一擊 與零件商關系亟待改善
雷軍:小米手機無銷量壓力 與金山存合作可能
項立剛:小米手機是“過度營銷”的一個范例
的確,手機和任何一個產品一樣,是個系統工程,并不是說把最牛的東西堆一塊就OK了。明知故犯的原因,是為了偷換概念來炒作自己。大家都在艷羨蘋果的成功,我們來看看蘋果的營銷哲學,其中強調了三點。第一點是共鳴(empathy),就是緊密結合顧客的感受。偉大的喬布斯說:“我們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第二點是專注(focus)。為了做好我們決定做的事情。我們必須拒絕所有不重要的機會。第三點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點原則,灌輸(impute)。注意第一點,是理解需求而不是利用無知忽悠使用者。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0年,我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30多個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小米手機故弄玄虛 用戶無知被利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