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清晨,北京氣溫微寒,而北京華融大廈三層會議室內的氣氛已經變得火熱。包括央行、工信部、中國銀聯、數十家商業銀行和設備廠商的參會代表將對中國金融IC卡事業的關注、關心、還有些許疑問,都凝聚在了這場討論里。他們將影響中國金融IC卡的未來發展。
國有大行占發卡先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李東榮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發行金融IC卡1800余萬張。隨后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巡視員、金融IC卡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透露,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全國累計發行金融IC卡最多的前三位發卡行分別是工商銀行(601398,SH)、中國銀行 (601988,SH)和建設銀行(601939,SH)。其中工行發行1586萬張,占全國總量的87.4%。中行累計發行123萬張,占全國總量的 6.8%,建行累計發行96萬張,占5.3%。
李曉楓表示,“根據各商業銀行的預計,預計到2011年底累計全國的金融IC卡達到2840萬張,也許會超過3000萬張。”
據李曉楓在會議現場展示的數據,截至到目前,25家商業銀行向人民銀行先后提交了發卡的技術標準符合性和安全性的審核申請,其中14家商業銀行已經獲得了批復。“從商業銀行提交申請和批復來看,大行整體先行的要求達到了,北京銀行(601169,SH)、上海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其次,股份制銀行落后。”
他認為,導致股份制銀行發行金融IC卡進度落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城市銀行具備較好的資源優勢,另外一方面磁條卡時期跑馬圈地的發展模式現在出現了轉變。“股份制銀行應該加快轉變發展思路,通過市場化的經營模式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不斷適應和滿足金融IC卡時代對銀行卡產業發展的需求。”
有業內人士指出,或許股份制銀行的遲疑是有原因的。一張芯片卡的成本是傳統磁條卡的10倍左右,再加上受理環境和終端設備的改造,銀行的成本壓力較大。對此,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就以個人立場提出了他的建議,他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合理地平衡好商業銀行和客戶在發展IC卡方面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我們會在前期做大量的投入而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回報。”他認為沒有平衡好這個關系,金融IC卡的發展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受理環境改造打開局面
央行在3月份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直聯POS(銷售點終端)能夠受理金融IC卡,全國性商業銀行布放的間聯POS、ATM需要在2011年底和2012年底受理金融IC卡,2013年起實現所有受理銀行卡的聯網通用終端都能夠受理金融 IC卡。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Adobe周三宣布,該公司將停止為移動瀏覽器開發FlashPlayer,這表明該公司基本上承認在與其競爭對手蘋果長期以來的網絡標準“戰爭”中落敗。 業界人士指出,Adobe停止開發移動版Flash Player的決定意味著,網絡開發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支付標準明年制定 國有大行占盡先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