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傳聞,索尼愛立信的結局終于有了定論。10月27日,索尼宣布將收購愛立信持有的合資移動通信公司50%的股份,令該項手機業務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
作為該交易的一部分,愛立信將獲得10.5億歐元(約合94億人民幣)現金。這比在10月初消息傳出時預計的現金少了將近7億歐元。該交易最終將于2012年1月完成。
消息傳出后,索尼的股價下跌了3.1%,而這一天大部分的日本成分股都在大漲,這說明投資者可能并不是很擁護這個結局。
索尼愛立信這家合資公司成功開發了音樂功能手機產品并成為市場領導者之一。在過去十年的運營中,索尼愛立信創造了約15億歐元的利潤,向兩家母公司支付了共計約19億歐元的紅利—這曾讓投資者感到欣喜。
投資者不看好的原因可能還在于索尼現在并沒有拿出一套完整的智能手機發展規劃。在10月27日倫敦的新聞發布會上,索尼CEO斯金格對問詢的投資人和記者說,現在想怎么發展手機還為時過早。
事實上,收購愛立信想要賣掉的股份并不再尋找其他的合作者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索尼可以借此將它們最有優勢的Play Station的內容融入其中。此前因為索尼愛立信與索尼是兩個獨立的公司,它們一直在授權問題上非常謹慎,只在去年12月9日象征性地授權這個合資公司發布了一款實驗性的產品Xperia,但并沒有把索尼具有優勢的大部分游戲融入其中。而與其他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相比,這是索尼得以與眾不同的地方。
索尼也并非沒有優勢:索尼旗下有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與米高梅公司的股份,它有大量電影的版權;并且索尼在游戲上還有強大的優勢;iPhone采用的一種特殊的CMOS影像傳感器也來自索尼獨有的技術;此前索尼和東芝合作成立LCD公司就是針對智能手機屏幕,在這個尺寸的屏幕市場,這個合資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超越了夏普,它們還在開發一種分辨率將高于市面上任何一款屏幕的產品—索尼擁有很多優勢很久了,但它還是丟掉了電子消費品領頭羊的位置。
不過,有了手機后斯金格的四屏戰略像是一回事了—它們有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以及電視機,要知道蘋果公司是多么想在電視上也能有所作為。在今年3月10日, 所有索尼消費電子和網絡服務業務將合為一體,成為“消費產品及服務集團”;另外,正在增長的B2B、部件與半導體業務將組成另一個集團“專業及部件解決方案集團”。這也算是思路清晰的一個打法。
但問題就在于索尼很少讓人看到它對于細節的思考,并且推出產品速度還慢。現在人們都盯著智能手機市場,如果手機做好了,會讓索尼收獲更多的正面影響力。它要做的是,拿出好的產品和與眾不同的操作系統,并且大規模地宣傳它—索尼已經很久沒有大的廣告支出了。哪怕獨特的雙屏設計的平板電腦獲得了一干業內評測人士的一致好評,它們在全球也沒有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推廣行動。這還比不上今年年初卷土重來的摩托羅拉—后者買下了超級碗那昂貴的廣告時段。
推薦閱讀
我不知道的是,喬布斯經常哭。書里面經常提到他哭,經常哭,在公司里面也會哭,講到什么事情也會哭。這次這本書采訪的時候他也經常哭,采訪過程當中哭了好幾次,這讓我意想不到。他感情很豐富,受委屈的時候或者是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先買回索愛再思考手機業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