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報告稱QQ瀏覽器在品牌份額超過UC瀏覽器成為第一;CNNIC《中國手機瀏覽器發展狀況研究報告》(2011年9月版)稱,QQ瀏覽器在使用率方面已經超過老牌手機瀏覽器廠商UC瀏覽器,但其計算方法中,QQ瀏覽器的比例包含通過手機QQ訪問鏈接網頁的量;艾瑞調研數據則顯示,2011年中國手機瀏覽器用戶手機上網途徑中,手機QQ瀏覽器及相關產品、UC瀏覽器和系統自帶手機瀏覽器占據主體地位,其中,使用過和最常使用手機QQ瀏覽器及相關產品的用戶最多,比例分別為72.0%和38.3%;其次是UC瀏覽器,上述比例分別為53.0%和37.1%;系統自帶瀏覽器位居第三,相應用戶比例分別為44.5%和22.4%。
從上面這組數據看出,發布手機QQ瀏覽器市場第一的報告,分別來自于易觀、CNNIC、艾瑞等國內三大權威調研機構,并非來自于騰訊公司自身。必須要承認這些報告的數據是權威而又客觀的,并非騰訊一家公司可以操控的。而且這些報告中也很客觀地指出了計算手機QQ瀏覽器市場份額中都包括手機QQ瀏覽器的相關產品或者說通過手機QQ訪問鏈接網頁的量。
每家調研機構對于市場數據都有著不同的解讀、調研和統計方式,也就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市場排名。相關的企業應該有著一種平靜和客觀的態度去對待各種報告中的不同數據。正如騰訊一直在專注于做移動互聯網的產品,提高用戶體驗度,并沒有主動傳播過這些報告。相比之下,作為老牌的手機瀏覽器廠商UC看到這些報告中稱自己的市場份額在下降,而挑出來指責競爭對手的態度很明顯是不理性的。
UC此時不理性的舉動,開打“口水仗”,故意指責騰訊。往往行業的領先者會成為其競爭對手的攻擊對象。故意捏造事實攻擊競爭對手,是一種典型的市場不正當競爭行為,必須要得到規范與制止,否則UC的行為有可能將移動互聯網產業引向無序競爭。眾所周知,任何一個產業只有良性競爭才可能有未來。UC為何有這種舉動?這恐怕更多是上市惹的禍。
整體經濟環境開始走下坡路,來自于投資人的壓力,逼迫UC急于上市。上市需要良好的業績作為支撐,可近期三大報告都客觀指出UC業績的下滑。UC必須要為業績下滑找到一個借口或者說是“替罪羊”,把火燒到騰訊身上似乎成為了其一個“必由”的選擇。
UC通過指責騰訊,短期內比如現在的確取得了一定關注度,但這對自身品牌的成長、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高沒有任何好處。UC要想靠繼續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有所作為,必須要加踏實地做好產品,提高用戶體驗度,從競爭對手那里把用戶再奪回去。而不能采取惡意攻擊競爭對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也是整個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所愿意看到的。
推薦閱讀
在3Q大戰爆發剛滿一周年之際,UC優視宣布起訴騰訊不正當競爭。騰訊有關負責人回應稱,“騰訊不能強求或是操縱廠商的選擇,更沒有干預第三方報告,遭遇誹謗感覺很無奈。” 在3Q大戰爆發剛滿一周年之際,UC優視宣布起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UC指責騰訊或有不正當競爭行為之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