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新聞辦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介紹,截至9月底,全國電話用戶達到12.4億戶,普及率為92.6部/百人;3G電話用戶達到1.02億戶,其中3G網絡已覆蓋所有城市和縣城以及部分鄉鎮。另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前三季度全國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34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延續上半年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勢頭。
此外,隨著中國電信10月28日公布運營數據,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前三季度業績均見分曉,其中移動業務增長快速,尤其是3G用戶已破1億戶,用戶滲透率達10.7%。對此,不少業內專家表示,以3G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在2011年必將爆發式增長。
毋庸置疑,3G發展正成為此輪信息產業轉型升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推手,運營商市場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一方面,3G為運營商在語音業務困境中開啟新藍海,例如在2G時代處于不利位置的中國聯通得益3G業務步入良性發展,業績兩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傳統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3G用戶滲透率達25%,天翼3G手機銷量達300萬,而智能手機占比超50%,一家獨大格局雖未被動搖,但中移動獨占市場“冰山”漸融。
另一方面,移動業務快速增長成電信業務收入主要來源,前三季度移動通信收入累計完成529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在電信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從上年同期的69.61%上升到72.13%。
在用戶火熱發展的背后,三大電信運營商均不約而同地面臨增量不增收的境況,從電信運營商實際凈利潤來看,移動用戶和相關業務的較快增長并未轉化為價值。中移動、中聯通以及中電信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分別為5.4%、4.3%、10.1%,遠低于用戶增長速度,凸顯運營商現階段3G發展之尷尬。
如何將用戶數量轉化為利潤增長?向經營流量、智能管道轉型將是必然趨勢。因此,運營商們都下大力氣加強新業務基地建設,力圖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切實將技術升級轉化成真金白銀。例如,全國手機閱讀用戶較上季度增長50%以上,總數超過9000萬戶,手機應用程序商店注冊用戶較上季度增長近50%,總數達到1.5億戶,但卻埋下一擁而上的同質化隱患。
3G生態圈內,終端商、內容商、各類平臺聚合者均借助自身優勢滲透消費者,而避免同質化至關重要。據專家分析稱,現階段運營商所要尋找的藍海更強調回避同質化、進入差異化、低成本的“藍海”;而行業所倡導的長尾理論則強調通過創意和網絡,進入個性化生產的價值“藍海”。因此,在運營商向智能管道、流量轉型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定位自己的價值藍海,但這一點卻正是目前運營市場最缺乏的短板之一。
或許運營商不必為火爆的3G用戶發展盛況歡呼,更應該以開放心態深耕差異化競爭策略。事實上,對于運營商而言,開放程度的高低、節奏的快慢需要綜合產業各方面因素來決定,但開放已是趨勢,雖然市場培育階段充滿艱辛,但正如業內專家所言,當各主體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時,會形成新的穩態。以開放姿態尋找價值藍海需要運營商加快差異化步伐。
推薦閱讀
據巴西當地媒體報道,中興通訊將利用在巴西圣保羅州Hortolandia市剛剛投產的工廠為蘋果產品進行代工,并最早于今年圣誕節開始在該工廠組裝蘋果的iPhone和iPad。中興通訊公開聲明予以了否認,稱并無計劃代理其他任何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G經營進入將用戶數量轉化為利潤增長階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