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近日介紹全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形勢時透露,工信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移動智能終端管理辦法》,完善移動智能終端的個人信息安全管理,保護消費者權益。
熱門應用成吸費詐騙重災區
智能終端的出現,讓人們隨時隨地隨手觸網成為現實。隨之而來的各種3G應用將人們帶入移動互聯的精彩生活。特別是微博的出現,把每個手機用戶用移動通信網絡連在一起,讓每個手機用戶不通過電腦就可以發布自己的最新信息,并和好友分享自己的快樂。
然而,微博讓移動互聯網生活錦上添花的同時,卻成為滋生釣魚、詐騙的溫床。日前,多個主流微博上出現釣魚和詐騙類信息,很多釣魚網站、詐騙分子鉆了各類活動的空子,以高額獎金甚至是假借公益之名請君入甕。此類事件的不斷發生,已讓眾多微博控患上了微博恐懼癥。
事實上,釣魚、詐騙等不良現象并非僅出現在微博上。只不過,當前最熱門的應用往往會首當其沖成為各種“毒”入侵的重災區。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各類移動互聯網應用的上線,互聯網上原有的各種安全威脅正向移動互聯網快速蔓延,暗中扣費、信息竊取、誘騙欺詐等不法行為的影響和危害更加突出。
前不久,一則央視《金山毒霸試用七天,扣費四年》的報道令公眾嘩然。今年“3·15”,央視曝光某手機安全廠商“監守自盜”,串通飛流下載惡意扣費的陷阱讓不少用戶瞠目結舌。另外,病毒的魔爪已經悄悄伸向手機支付。
去年,我國移動終端的病毒感染率高達32.47%,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為12.72%。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手機木馬和惡意軟件2559個,感染手機用戶數高達1324萬人次。相比全國約1.5億智能手機用戶,差不多每10個智能手機用戶就有1個受過侵害。
一個個案件、一組組數據,讓不少智能終端用戶擔心,自己手中的移動設備在上網時是否也會遭遇“被收費”或隱私的“被泄露”。據艾瑞一項調查發現,88.6%智能手機用戶認為手機存在安全威脅或病毒威脅,近六成表示在使用手機銀行/支付時最擔心手機安全。
多因素并存加重安全隱患
智能終端的安全威脅由來已久,且年年遞增。與之相隨的是,對智能終端的安全宣傳一直不絕于耳,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蘋果今天很成功,但如果有一天,如果真的有一天,蘋果再次失敗,一定還是:生于創新,死于封閉。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唐茵)喬布斯,這位極富創新力的商業領袖,憑借藝術+科技的理念,不斷重新發明MP3播放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終端各種安全隱患凸顯 治理須用重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