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EX投資占收比近年激增
對于連續三年的利潤下滑,業界專家普遍成為這是電信業務在2G轉向3G經營初期的必然現象。
一方面,近三年來,隨著三家運營商的3G商用,大規模的技術升級形成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規模激增及每年的固定資產攤銷成本快速增加。從2008年到2010年,三家運營商的CAPEX投資規模都相比前幾年有著顯著的提升,特別是自2009年以來,隨著三家運營商的3G商用,三家運營商都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3G網絡建設;此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同時還在加快IP核心網建設與改造和規模推進FTTx。以目前暫時虧損的中國聯通為例,2007年中國聯通的CAPEX投資占收比為25.8%,而到2008年激增至47.3%,到2009年更是達到破紀錄的73.1%,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近三年的CAPEX占收比相比2007年也有顯著的提升。按照國內運營商的固定資產折舊攤銷規則,網絡建設新增投資的同時,就已經逐步轉為固定資產開始提取折舊進行攤銷,這無疑帶來了顯著的成本增加。因此,“技術升級帶來的大規模的網絡投資所造成的固定資產攤銷額猛增是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愛立信商業咨詢師黃正順表示。
另一方面,隨著通信產業的發展,人們在對于通信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對于通話資費的期望也是越來越低,同時由于競爭加劇,今年來國內電信資費整體水平一直呈下降趨勢。工業與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上漲的同時,電信綜合價格水平卻是連續下降:2009年同比下降了9.0%,2010年更是同比下降了11.7%。因此,電信資費的下降是造成通信行業利潤下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在這2G轉3G的過渡時期,電信運營商的收入結構也在發生重要轉變。2G時代,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話音業務對收入的貢獻率正在下降;而3G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業務和互聯網業務還處于“增量不增收”的狀態。工業與信息化部統計數據表明,在這電信運營商總利潤連續下滑的三年,其固話業務(固定本地電話通話、固定傳統長途、IP電話通話)一直呈大幅下滑趨勢。
中國移動的財務狀況是重要導向
盡管國資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體現的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家中央通信企業的總體經營情況,但就目前國內通信行業的三家央企發展現狀來看,利潤表現主要由中國移動的財務表現主導。以2010年三家電信運營商的財報數據為例,中國移動的凈利潤額高達1196億,占三家凈利潤總量的86%;而中國電信凈利潤為157.59億元,中國聯通凈利潤為38.5億元,兩家運營商的凈利潤總和尚不足中國移動凈利潤的兩成。對此,有業界專家認為,“連續三年的利潤率下滑,并非近幾年通信行業央企這幾年的財務表現不太好,而是前些年中國移動的利潤表現太好”。
以2008年的全球TOP20電信運營商的財務績效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絕大部分國際領先運營商的利潤率都在10%左右,部分甚至在5%以下,這說明在全球來看,通信行業早已不再是暴利行業,反觀國內,2008年中國移動的利潤率高達27.4%,排名居全球領先運營商第一位,但就整個產業發展而言,國內通信市場一家運營商顯著偏高的利潤率狀況并非競爭均衡態,也不利于促進整個通信市場的協調發展。
隨著3G技術的升級和FTTx網絡建設的發展,三家運營商的市場占有率、營業收入和利潤比率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年年初,中國電信全面啟動了“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寬帶用戶增長率有了顯著提高;8月,中國聯通的3G用戶月新增量首次突破200萬,三家運營商的競爭格局正在改變。
新的盈利模式是扭轉關鍵
針對目前國內電信運營商這種利潤率下滑趨勢,德國電信咨詢公司譚炎明表示,“這種趨勢體現的是技術更新換代初期,投資規模迅速加大但業務收入增長效應滯后導致的必然結果,它并不是中國所獨有的,而只是由于國內電信行業發展相對滯后而延遲了,近兩年這種態勢可能還會持續”。早在2000前后,以美國運營商為代表的一批國際運營商借著由銅纜向光纖升級的時機開始大規模的光網絡建設,但由于收入效應相對投資的滯后,使得以世通(WorldCom)為代表的一批運營商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從而引發全球電信業泡沫破滅。2004年前后,歐洲運營商啟動2G向3G的升級,在運營牌照拍賣和網絡建設方面投入巨資,但3G網絡的規模收入效應顯現滯后,使得2004-2006這三年大部分歐洲運營商全面虧損�?梢娺@種收入效應滯后所帶來的利潤下滑趨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
但是,“在以后的發展進程中,是否能夠有效抑制這種下滑趨勢,還要看三家運營商的戰略執行力,能否快速適應3G業務發展的特點,建立有效的業務盈利模式”,華信郵電咨詢設計研究院沈璞表示,并預測“三年內這種利潤下滑的勢態應該會得到抑制”。
今年年初在中國電信工作會上,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針對中國電信未來發展定位,提出了“新三者”概念,即“成為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也在前不久表示:“管道肯定要做,而且做管道也可以賺錢,另外,我們的管道應該是開發者的管道,要讓客戶和開發者參與進來。”
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則在今年的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演講中表示,“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了這個市場起來后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能不能提供消費者滿意的服務?這是市場要求我們在服務上面發生創新和變化,要求我們在運營商的服務上有所創新”。
“未來幾年,在3G向LTE規模升級部署之前,3G和FTTx網絡建設的攤銷成本可能保持相對穩定,而由技術升級帶來的收入效應逐步顯現,3G將進入規模發展期,承載FTTx之上的內容和應用價值也將顯現,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將可能迎來投資收獲期。”黃正順認為。因此,LTE大規模升級部署的時間,將成為決定今后幾年電信運營業利潤走勢的重要因素。
推薦閱讀
2011年10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ECTE)在北京舉辦主題為“競爭格局與變革機遇”的學術沙龍。工信部尚冰副部長蒞臨指導會議并致辭,對通信行業發展形勢、產業轉型態勢、市場競爭格局變化等的特點進>>>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