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傳世的公司,這家公司里的人動力十足地創造偉大的產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當然,能賺錢很棒,因為那樣你才能夠制造偉大的產品。但是動力來自產品,而不是利潤。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賺錢當成了目標。這種差別很微妙,但它卻會影響每一件事:你聘用誰,提拔誰,會議上討論什么事情。
有些人說:“消費者想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們的責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們將來想要什么。我記得亨利·福特曾說過,“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應該是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人們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擺在他們面前。正因如此,我從不依靠市場研究。我們的任務是讀懂還沒落到紙面上的東西。
寶麗來的埃德溫· 蘭德曾談過人文與科學的交集。我喜歡那個交集。那里有種魔力。有很多人在創新,但創新并不是我事業最主要的與眾不同之處。蘋果之所以能與人們產生共鳴,是因為在我們的創新中深藏著一種人文精神。我認為偉大的藝術家和偉大的工程師是相似的,他們都有自我表達的欲望。事實上最早做 Mac的最優秀的人里,有些人同時也是詩人和音樂家。在20 世紀70 年代,計算機成為人們表現創造力的一種方式。一些偉大的藝術家,像列奧納多· 達· 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同時也是精通科學的人。米開朗基羅懂很多關于采石的知識,他不是只知道如何雕塑。
人們付錢讓我們為他們整合東西,因為他們不能7天24小時地去想這些。如果你對生產偉大的產品有極大的激情,它會推著你去追求一體化,去把你的硬件、軟件以及內容管理都整合在一起。你想開辟新的領域,就必須自己來做。如果你想讓產品對其他硬件或軟件開放,你就只能放棄一些愿景。
過去,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公司成為了硅谷的典范。很長一段時間里,是惠普。后來,在半導體時代,是仙童和英特爾。我覺得,有一段時間是蘋果,后來沒落了。而今天,我認為是蘋果和谷歌——蘋果更多一些。我想蘋果已經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它曾有過起起伏伏,但如今仍然走在時代的前沿。
要指出微軟的不足很容易。他們顯然已經喪失了統治地位,已經變得基本上無關緊要。但是我欣賞他們所做的,也了解那有多么困難。他們很擅長商業方面的事務。他們在產品方面從未有過應有的野心。比爾喜歡把自己說成是做產品的人,但他真的不是。他是個商人。贏得業務比做出偉大的產品更重要。他最后成了最富有的人,如果這就是他的目標,那么他實現了。但那從來都不是我的目標,而且我懷疑,那最終是否是他的目標。我欣賞他,欣賞他創建的公司,很出色,我也喜歡跟他合作。他很聰明,實際上也很有幽默感。但是微軟的基因里從來都沒有人文精神和藝術氣質。即使在看到Mac以后,他們都模仿不好。他們完全沒搞懂它是怎么回事兒。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零元購機,中國電信舊機換新機”,日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加大3G用戶爭奪力度,加快智能手機普及,其手段包括補貼話費、舊機換新機等。而在手機價格上,1500元左右的千元智能手機成為運營商主推產品。 在電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喬布斯傳》最后一章為自述:真實的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