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居民生活,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所謂“無線城市”,就是利用多種無線接入技術,為整個城市提供隨時隨地的無線網絡接入,將傳統互聯網的應用搬到手機上。“引導建設寬帶無線城市”已被列入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在國際上,無線城市建設被譽為繼“水、電、氣、路”之后的第五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
在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展示大廳,記者看到,用戶只需通過手機登錄北京市民主頁,便可以隨時隨地獲得與公交、社保、公積金查詢等10余項個人生活等相關的各種服務信息。通過該公司開發的系統和特制手機,市民還可以實現遠程醫療。用戶只要手握手機金屬片,心電圖就會自動傳到定點的醫院,醫生很快就會回復相應的建議。
據中國移動總裁李躍介紹,在無線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網絡運營商與政府合作,圍繞本地資源發展本地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無線城市,為公眾提供了許多便民服務。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推出了“政務、公共事業、交通、醫療、教育、就業、金融、旅游、生活服務、消費購物”十大門類、五十個重點應用目標。
移動信息化不僅便民也能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傳統互聯網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數字鴻溝,網民與非網民之間獲取信息的能力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移動珠海分公司總經理徐剛認為,手機的普及程度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人手一機,用戶數遠遠超過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推廣,讓公眾獲取信息的能力趨于平等。
我國已具備大規模建設無線城市的條件
無線城市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對帶動產業發展,還是對刺激內需、推動民生,都意義重大。
徐剛認為,我國大規模開展無線城市建設的條件已經具備。首先,手機上網的用戶日益增多,移動互聯模式日漸成熟。其次,最大的技術障礙也得以解除。“以往使用2G網絡,移動互聯網帶寬不夠,部分業務受限,而3G網絡的到來,使帶寬不夠的瓶頸得以突破。”徐剛說。
“由于前期投入太大,我國無線城市的建設還沒有實現盈利,但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運作模式。”徐剛說。中國移動從無線城市建設中獲得的主要收益,包括數據流量收入和客戶服務收入這兩塊。隨著無線技術和應用市場的發展,政府、運營商和第三方廠商通過積極實踐,已初步建立起一個兼顧公眾服務和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電信欲加速推出其超高速寬帶,將完工時間提前一年,至2014年底。 英國電信公司此前曾制定一項25億英鎊的方案,計劃在2015年底前讓超高速光纖到機箱寬帶覆蓋三分之二的英國建筑,同時打算申請政府>>>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