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T時代周刊》記者發表在IT商業新聞網上的一篇文章,遭到了魅族水軍的惡意攻擊。
魅族是國內較早涉足智能手機的廠商。盡管之前它從事MP3生產,缺乏行業經驗,但它提前卡位智能手機,證明魅族老大黃章眼光之獨到。不過,從2008年以來,魅族一直沉迷于炒作,并聽不得半點業界異見。
盡管魅族聲稱自己是在安心做產品,但真正安心做產品的,是歡迎業界不同觀點的。國外很多公司甚至專門有人負責收集消費者以及業界不同的意見,進而為其所用,不斷改善自己的產品。魅族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那就是用網絡暴力壓制業界對魅族不利的聲音。
今年年初,魅族M9上市引發搶購熱潮,事后被疑是雇用水軍所為,各大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不過,最早在微博透露這一信息的業內人士李易,卻遭到了魅族的死亡威脅。
其實,請水軍排隊也并非什么丟人之事,這一招早已被地產商用爛了,魅族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它請一些素質低下者在網絡上進行惡意攻擊,這不僅不利于維護魅族的品牌形象,反而導致魅族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筆者以為,不論是魅族還是其他手機廠商,倘若不是基于產品本身的優秀,而是故意制造假象,試圖蒙騙消費者,必定是見光死。刻意模仿蘋果都顯得有點東施效顰,不倫不類。要知道,鳳姐要想包裝成章子怡,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讓更多人知道了自己的丑陋一面。
魅族原本可以有更大的作為,魅族手機上市僅比蘋果晚了一年,今天,蘋果已經是全球最賺錢的手機廠商了,拋開蘋果不說,HTC大紅大紫也是最近一兩年的事。當然,將魅族與蘋果、HTC放在一起缺乏可比性,但有一點是值得反思的——消費者認可度不高的產品,營銷手段再好也是白搭。
在手機產品進入買方市場的今天,消費者是不相信眼淚的。事實上,魅族的未來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國內市場的硝煙比以往要猛烈得多,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相繼切入智能手機市場。它們雖是新軍,但基于公司有雄厚的財力和強勢的品牌,撼動魅族并不是難事,更何況覬覦智能手機市場的公司越來越多。
相對這些智能手機新軍,中興、華為、酷派優勢更為明顯,它們有成熟的運營商渠道,通過深度定制獲得運營商的購機補貼,在價格上具有天然的優勢。目前,這三家廠商都推出了大量的千元智能手機,對整個手機市場的沖擊是巨大的。
而魅族依舊試圖用謊言營造一個盛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黃章同志如果連這么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魅族的未來將有隱憂。(文/馬 鳴)
推薦閱讀
沿著E71的方向前進,諾基亞能在燈光藝術(Lumia的英語意義)中找到希望(Asha在印地語中是希望的意思)嗎?畢竟沒有一款產品能成為市場永久的常青樹,在手機被符于時尚化元素的今天,機型壽命會變得越來越短。 【IT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網絡暴力將魅族引向何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