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索尼公司宣布,將以14.7億美元現金收購愛立信所持有的索尼愛立信股份,占總股本的50%。自此開始,索尼愛立信結束了長達10年,擁有兩位對等股權“老板”的歷史。
盡管業界認為,該交易將為索尼提供一個機會———迅速將智能手機整合到其廣泛的互聯網消費電子產品線中,和最大的對手蘋果、三星一樣,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PC產品群。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并不看好這次收購行為,消息一公布,索尼在日本的股價早盤下跌3.1%,并成為日經225綜合指數成分股中跌幅最大的股票。不過因出售股權而獲得近15億美元(3倍于10年前的出資金額)的愛立信亦沒討得好,股價出現微跌。
在智能化大潮中,手機愈發趨向于電子消費品,這多少讓全面轉向系統及無線市場的愛立信感到“索然無味”。但另一方面,與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及蘋果相比,盡管索尼擁有子公司索尼愛立信,但畢竟一半股權在“別人”手里,無法完全遵照公司的意志來行事。于是,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索尼愛立信“拆伙”一事,終成事實。
“這一收購對于索尼和愛立信都有意義,并將對消費者產生影響,使他們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內容。”收購消息公布后,索尼董事長、CEO兼總裁霍華德·斯金格(HowardStringer)公開表示,借助充滿活力的智能手機業務以及擁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知識產權,尤其是廣泛的交叉許可協議,我們的“4屏幕”(手機、電視、PC、平板電腦)戰略將得以實施。據了解,交易還將為索尼提供覆蓋其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廣泛的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協議,以及5項與手機技術相關的重要同族專利。
斯金格表示,“索尼愛立信”的品牌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但未來將進行調整。
上世紀末,索尼和愛立信都曾以各自的品牌推出過手機,但最終不敵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最終雙方于2001年建立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并迅速成長為主打娛樂的手機品牌。不過近年來發展相對遲滯,市場份額排名更是不斷下滑。
至于中國市場,上周末索尼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鄭書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雖未正面回應收購的“可能”,但強調索尼愛立信未來的產品會與索尼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包括共享各類技術、子品牌及相關資源,為收購一事埋下伏筆。
一位索尼愛立信中國內部人士則告訴南都記者,是通過郵件獲悉公司將被索尼全資并購一事。“郵件內容除闡述事實外,還強調合并后公司不會有任何變化,讓員工安心工作之類”。
據統計,截至2011財年第三季度,索尼愛立信占據11%的A ndroid手機市場。2010財年銷售額為62.94億歐元(約合88.15億美元),凈利潤為9000萬歐元(約合1.26億美元),擁有員工7500人。
推薦閱讀
2011年8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3G用戶發展的爭奪進入白熱化,中國電信3G用戶已達到2561萬戶,3G客戶凈增數創年內新高達到205萬戶,同期中國聯通凈增3G用戶204.9萬戶。兩者為爭奪用戶,除了在市場上強力推廣智能手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愛立信10年聯姻拆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