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音電話業務增長的發動機漸失動力的時候,中國移動該何去何從?近日,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正式給出了答案——“大力發展數據業務”成為中國移動惟一的出路。對此,筆者認為,中國移動若要推動數據業務成為其未來增長的核心動力,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轉變管理模式與支撐模式。中國移動在傳統移動話音市場有著豐富的運營經驗,但這種運營經驗未必適合數據業務,甚至還可能成為絆腳石。移動話音業務的特點是以個人為單元,目前中國移動的組織架構、運作流程都是以個人為最小單元進行設置,而在數據業務領域,除了針對個人的移動上網、應用服務之外,更多的是以某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如企業)為最小單元的應用、以家庭為最小單元的應用以及機器到機器(M2M)的應用。這些最小單元的數據業務使用需求以及服務提供模式顯然與個人不同,因此,中國移動要在這些最小單元中提高運營效率和運營效益就需要首先轉變自身的管理模式與支撐模式。
其次,提升經營水平,運營的關注點要從重視量轉到重視收益。流量增加是基礎,價值提升才是歸宿。效益為先,意味著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做一些“不打糧食”的事情。按李躍總裁的定義,“電信運營商是用網絡資源給大眾客戶提供服務的企業”,那么電信運營商最重要的任務應是深挖網絡資源的潛力,發揮無處不在的網絡資源優勢,開發能滲透到客戶任何一個可能使用場景中的產品,為客戶提供無縫的話音及數據業務服務,而除此之外的都應是補充。
最后,應注重網絡與業務的協同,即最近一直在提及的“流量經營”。由于數據業務當前主要以2G網絡承載,海量的流量給中國移動的網絡承載帶來了嚴峻考驗。在大力發展數據業務的同時,需要中國移動盤清家底,做好分析,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現在主要流量集中在哪里,什么應用帶來的流量最有效益,什么流量占用的網絡資源與收入特別不相匹配,可以提升的空間和重點在哪里等。在網絡中給那些緊急而又高價值的流量賦予高優先級,低價值而又對時間要求不高的業務賦予低優先級,最后通過有更高附加值的業務對流量的價值進行深度挖掘。
可以看到,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在數據業務經營方面做了諸多準備,如近期成立了一系列專業分公司實現組織架構調整,打造智能管道,實現靈活的網絡資源配置和定價等。為此,筆者建議,中國移動轉型數據業務的步伐不妨再大一些,信念再堅定一些。
推薦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昨日表示,前三季度我國通信業保持較快增長,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電話用戶達到12.4億戶,普及率為每百人92.6部。全國3G電話用戶達到1.02億戶,其中TD-SCDMA用戶4316萬戶,3G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急需轉變管理與支撐模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