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近出版的《喬布斯傳》披露,1985年,蘋果將喬布斯掃地出門之后,喬布斯稱后來進入蘋果的高管是“腐敗之人(corrupt people)”,“敗壞價值”,他們只關心錢。
在學校時,喬布斯常常被欺負,13歲時就不再去教堂了。自從喬布斯看到《生活雜志》封面上印有挨餓的兒童后,他就再也沒去教堂。后來,他花了數年研究禪宗佛教。
青少年時代,喬布斯養成了一些怪癖。他開始嘗試不同的飲食,有一段時間只吃水果和蔬菜,盯著別人看卻不眨眼。
后來,在給蘋果取名時,喬布斯告訴書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名字取自我的果蔬飲食。”當時他剛從一個蘋果農場回來,他認為這個名字聽起來“有趣、有生氣,而且不嚇人”。
喬布斯在書中說,自己并不想去大學,他唯一申請過的大學是昂貴的私人大學,位于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后來他的父母努力說服他,讓他別去,不過喬布斯告訴父母,如果不讓他去,他就不上大學了。最終,喬布斯還是去了,不到一年就輟學,再也沒有回去過。
在蘋果之前,他在Atari擔任過技師,每小時5美元。他在圣何塞看到《水星報》(Mercury News)的分類廣告,然后就去Atari,并告訴公司說如果不雇用自己就不走。
喬布斯喜歡簡單、干凈的設計,這在早期就有了苗頭。Apple II早先有樹脂玻璃(Plexiglas)外殼,金屬條。喬布斯想讓東西優雅一些,并以此作為蘋果的風格。他告訴傳記作者,自己被Cuisinart食品加工機震住,他在百貨公司看過,于是決定用塑料模型作外殼。
喬布斯將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jonathan ive)稱為自己在蘋果的“精神伙伴”。他告訴伊夫,讓他變得更有運營力,比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更強,在蘋果,要做到沒有一個人可以告訴伊夫做什么。
蘋果的首個總裁是斯科特(Mike Scott),之所以請他主要是為了管喬布斯,當時喬布斯22歲,斯特科有一個目標:讓喬布斯多洗些澡。但不管用。90年代初,在喬布斯離開蘋果后,他眼看蘋果一天一天走下坡路。他對蘋果新的高管很憤怒,管他們叫“腐敗”。喬布斯告訴傳記作者:這些人只知道為自己賺錢,蘋果也是只知道賺錢,不知道制造好產品。
喬布斯喜歡披頭四樂隊,他的愿望是能在死之前將樂隊音樂放在iTunes。2010年晚期終于圓了心愿。
《喬布斯傳》原本想叫《iSteve》,定于2012年三月出版,但時間提前到今年11月。艾薩克森和喬布斯會面40多次,在喬布斯去世數周前還見過。
推薦閱讀
諾基亞在中國的銷量已大為扭轉,第三季度諾基亞手機在中國的銷量1590萬部,同比減25%,但比上個季度增41%。 根據諾基亞第三季度財報中透露的信息,諾基亞在中國的銷量已大為扭轉,第三季度諾基亞手機在中國的銷量159>>>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