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已經結束,但其作為通信行業風向標,影響卻遠未結束。在本次通信展中,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與應用獲得了集中展示,尤其以互聯網商為代表帶來的各種豐富應用,進一步弱化了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優勢。
的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電信運營商面臨著各種困局:網絡壓力不斷加大、客戶能力明顯欠缺、硬件創新很少參與、封閉花園已經開放、流量費用成為眾矢之的、自營業務不夠專業、規模個性難以兼顧等。不過,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受益于移動互聯網和終端企業的勃興,更多之前從未見過,甚至從未想象過的領域,正在被開發出來。歸根到底,只要有用戶需求,企業就能找到發展的土壤,運營商若發揮得力將能有效激發電信業潛能。
運營商競推IM,試圖在移動互聯網市場占據有力位置
目前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座金山,不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新興創業公司都紛紛涌入移動互聯網藍海掘金,三大運營商為了避免淪為單純管道也紛紛涉足移動應用領域。此次2011通信展,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以移動互聯網為擂臺,比拼各自的領先應用,精彩紛呈。
中電信展館分為政企、家庭和個人三大展區,在家庭娛樂中心,中電信以家庭場景布置,將門房、客廳和書房餐廳分為信息中心、控制中心、娛樂中心三個主題。引人注目的還有移動支付解決方案,被放在展區的核心位置。
中國移動展臺以“移動改變生活”為主題,展區分三部分:無線城市展區、大眾展區和新技術展區。觀眾可以現場體驗手機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視頻點播技術等。中聯通的展廳上,最引人注目的有動態小車,演示的是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行駛在這個虛擬場景的多輛汽車受攝像頭的隨時監控,攝像頭不僅能夠準確識別超速、闖紅燈車輛的車牌號碼,還能準確測試是否超速,攝像頭將違規車輛拍攝下來,通過3G網絡立刻回傳。
三大運營商的展臺各有特點,活躍表現的背后則是新業務新應用新資本的較量,其中,即時通訊是一大看點。在中電信展臺上,其重點推出的移動IM“翼聊”受人關注;中移動在飛信基礎上推出飛聊;中國聯通(微博)則將“沃聯系”升級為“沃友”,據傳中國聯通最近又與微信聯姻。三大運營商何以同時展示移動IM通信,其蘊涵哪些信息?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IM領域的競爭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為IM以其用戶的高粘性成為移動互聯網一個舉足輕重的入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不可能甘心淪為管道提供者,其發力IM正是期望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低門檻高競爭,運營商強化優勢難度加大
從此次展會上我們看到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竭力吆喝。然而,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低門檻造就了高競爭,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里所有人都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目前電信運營商除了龐大的資本之外再無特殊優勢。就拿運營商正在發力的IM領域來說,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表示,“運營商所做的類似于飛聊、翼聊這樣的產品,從基本面上來講是有很強的優勢,依托于網絡、終端以及附贈的增值服務的優勢,去快速的發展用戶,但運營商這部分最大的問題就是體制,和他們的一些服務意識,以及對互聯網的理解,可以說,在互聯網領域,過去五年,運營商并沒有做出太成功的例子。”
某業內資深人士在微博中指出電信運營商的弊端,稱由于沒有生存壓力,運營商并不需要真正尋找到用戶的需求,如三網融合與物聯網建設,這些都不過是運營商一廂情愿的想象用戶需求而已。誠然,在2G時代,處在行業上游的電信運營商單單憑業務收入就可以高枕無憂。而在移動互聯網,養尊處優的運營商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深諳用戶需求的互聯網大佬或將取代運營商成為國內通信業的主導力量,候選如百度、騰訊等。
另一方面,更多渠道的擴展也顯示電信運營商的新改變,例如,運營商們正在紛紛入駐淘寶網開設旗艦店;在業務上,目前運營商則更多的采取了廣撒網的策略,在IM、移動支付等方面都不甘人后。但是,在移動互聯網將整個行業無限放大的背景下,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涌入,運營商將在很多不擅長的領域內前景黯淡,優勢進一步被弱化,運營商獲得優勢重新找到增長點難上加難。
精耕細作,或將進一步激發電信業潛能
那么,移動互聯網時代三大電信運營商究竟應該如何發力?有專家表示,運營商需要轉向移動信息服務,獲得新的增長點;調整信息服務的運營模式,打造新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強化對價值鏈的凝聚力,提升整個價值鏈中的控制能力,獲得新的收入增長,實現移動的互聯網化。具體來看:
首先,運營業競爭業態逐漸被改革,智能化管道策略要求電信運營商應該尋求戰略合作伙伴,而不是留戀于2G時代的全方位掌控心態。對運營商而言,更應順勢而為,開放細分市場的服務和業務,與虛擬業務運營商合作,以此應對來自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挑戰。
其次,運營商要改進品牌盈利模式,用互聯網思路開展移動運營工作,從做網絡獲利向做移動服務獲利。一方面提升移動服務增值,另一方面跟內容廠家密切合作,從單向獲利向共贏獲利轉變。
最后,移動運營商需要轉變企業運營模式。之前,移動運營商把持無線網絡,網絡能力的優勢無可比擬,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運營商需要能夠向業務能力的優勢過渡,以業務為導向,打造運營商品牌業務,完成從單獨運營優勢向聯合運營優勢轉變。
顯然,對于方興未艾的中國移動互聯網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在互聯網的移動化趨勢明顯的同時,移動的互聯網化進度也在加劇。電信運營商應抓住契機,帶動整體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穩健型發展,進一步激發電信業潛能。
推薦閱讀
很多TD芯片和手機廠商抱怨并未賺到錢,不過,這對于展訊來說卻是另外一種情況。據悉,當時業內均看好TD手機,而展訊卻瞄準TD無線固話芯片,而此時中移動恰好也在重點發展TD無線固話,展訊一舉拿下TD無線固話70%的市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營商競推IM 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位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