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正在與各地積極推進"智能大棚"的物聯網應用,已經在黑龍江、浙江、湖南等地部署了1500個農業大棚,其中在湖南的項目是與"水稻之父"袁隆平進行合作的。”在2011年通信展現場,中國電信有關人士透露了他們今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實施情況。
物聯網熱潮在我國正持續升溫。財政部企業司日前表示,財政政策必須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對我國物聯網發展給予全面支持。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近日表示,應加快推進物聯網的應用,在研究和推廣物聯網的過程中要把應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對于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凱老師表示,物聯網應用存在“碎片化”現象,突解此孤島現象關鍵在基于物聯網產業鏈的商業模式創新。
三大因素影響物聯網發展
記者: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白皮書顯示:預計“十二五”期末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多億元,形成萬億級規模的時間節點預計在“十三五”后期。目前影響物聯網行業大規模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王凱:我國物聯網的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贊同與質疑聲都有。我個人認為,物聯網的市場發展前景與其所處的具體環境關系很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政府相關政策和法規的支持和引導。不論物聯網怎樣發展,最終都要落實到應用上。目前來看,我國物聯網的應用推廣還處于探索階段,發展規劃不算清晰、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協調機制和商業模式還沒能真正建立,且沒有達到產業化的規模,成本較高,依靠市場和企業還無法大規模推廣應用。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物聯網應用的關鍵還在民生領域,尤其要以城市應用發展為重點和突破口,商業利益不是擺在第一位的。
第二,需求和供給相得益彰。物聯網產業要發展,其核心是應用。物聯網的應用必須要和具體的行業需求相結合,而這些行業有不同需求,分屬于小規模的細分市場,這就造成細分市場之間的通用性和復制性較差,其應用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呈現出“碎片化”特征。從物聯網的產業鏈來看,由于行業之間存在較大壁壘,導致產業鏈分割,嚴重影響物聯網市場規模及其經濟性。為實現跨行業合作,促進物聯網發展,必須依賴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廠商的通力配合,形成多方共贏的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李澤楷于今天在香港舉行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如果電訊盈科能夠成功分拆出香港電訊信托(HKT),那么電訊盈科的剩余業務部門將會“逐步”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包括計算機服務和媒體等相關業務。他同時強調自己將不會減持自己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