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用《滕王閣序》中的這段話來描述通信展期間的光通信企業,可謂應其時、逢其景。得益于中國通信業大發展,多數光通信企業都已經頗具規模,在國內乃至國際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巧的是,通信展也是時維九月,與王勃作序時間相同,這些光通信企業也基本來自江浙、深圳一帶。
上演盛況
本次通信展,我國光纖光纜、線纜制造的代表企業為烽火科技、亨通集團、俊知集團、中利集團。這些企業在通信行業都有多年的積累,他們所展示的產品已經覆蓋了整個通信行業對于線纜的需求:從電信到廣電,再到航天、海洋、能源等,凡是需要線纜的地方都能完成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亨通集團本次展出了其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纖預制棒,將光纖預制棒刻上了中國印記,可謂民族企業技術研發的典范。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產能只能自給自足,對于我國仍有60%光纖預制棒靠進口的局面尚沒有帶來直接的改變,但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本次通信展上所有的光纖光纜企業均無一例外地展示了其ODN整體解決方案。今年初,中國電信發布了“光網城市”戰略、中國聯通也啟動了 FTTH工程。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內所有的企業都迅速轉型,能生產ODN無源器件的都在擴容;不能生產的紛紛通過并購、建廠等方式參與進來。國內企業發現市場的反應之快令人驚嘆。
但如此迅速的擴產,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國的ODN市場門檻太低,所生產的產品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市場很容易飽和。大部分廠商只能靠著頻繁打價格戰來保證市場份額。
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光通信市場,卻只能造就一些在低端市場競爭的企業;我國擁有最完整的光通信產業鏈,但核心的光器件卻依然靠進口。一個光通信大國卻不是光通信強國,不得不讓人擔憂。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了解,臺北市政府7月啟用了特定場所的無線上網服務,現在又開通全臺北地區室外公共場所總共約540個無線存取點(AP),以及約500輛公交車上的無線AP,提供免費的Wi-Fi上網服務,傳輸頻寬為512Kbps。臺北市政府信息處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光通信的隱憂:產業鏈完整核心器件靠進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