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當代數碼文化的技術專家和時髦風尚帶頭人。他自稱為產品設計的隊長,給他的設計團隊以靈感。正如他曾經說過的,要“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做出“偉大的作品,真正的偉大作品,能載入史冊的作品”。
他就是這么做的,一次又一次。喬布斯并不是單獨做技術,他帶領他的團隊這樣做,刺激他們、哄騙他們,激發他們的靈感。作為一個企業團隊的領導人他的紀錄是獨一無二的,蘋果Macintosh、iPod、iPhone和iPad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蘋果的兩段時間內,他將電腦變成了消費產品,轉變的不僅僅是產品類別,例如音樂播放器和手機;還有整個工業,比如音樂和移動通信。
喬布斯也失敗過。他在離開蘋果期間創辦的NeXT電腦公司從未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但它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萬維網就是在一臺NeXT電腦上創造出來的。NeXT軟件是現在蘋果操作系統的核心。
作為喬布斯留給世人遺產的一部分,就是與他多年共事的人從他身上學到的經營理念。以下四點就是其中之一:
1、不惜一切代價取悅客戶
就在距離2007年iPhone發布的6個星期前,喬布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設計改變。2001年至2009年帶領iPod和iPhone開發的蘋果前高管托尼•法戴爾(Tony Fadell)回憶道,直到那時,iPhone的供貨、制造和設計都是根據屏幕是塑料材質制定的。塑料不會像玻璃那么易碎,也更易于制造。
但塑料觸摸屏有一個缺點,它很容易產生劃痕。喬布斯堅持認為,這些劃痕會激怒客戶,并會被看做一種設計缺陷。法戴爾說:“所有的邏輯事實都告訴我們應該用塑料,喬布斯的本能卻是要用另一種材料。這就是喬布斯的要求,他的膽量。”
使用玻璃是極大的挑戰,在當時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最后團隊還是找到了特殊玻璃的供貨商,并更改了外框設計以減少iPhone在跌落時玻璃破損的幾率。盡管時間緊迫,還多了額外開銷,但這個瘋狂地想法最后被證明是可行的。
法戴爾說,這件事情讓他從喬布斯身上學到一條原則。“不要偷工減料,要確保用戶獲得的體驗是最為愉悅的。”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iPhone4S發布會上,蘋果一再強調對新一代iPhone天線進行了設計。不過丹麥Aalborg大學教授FrolundPedersen認為,雖然iPhone4S的天線設計將很好的解決iPhone4的天線問題,但是它可能已經侵犯了三星的專利技術。 iPhon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喬布斯與冒大風險的能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