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被收購,諾基亞失勢,雖有蘋果獨占鰲頭,但手機市場已成群雄爭霸之格局。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正以主宰IT界未來之態勢高歌猛進,國內移動互聯網巨頭新浪、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米聊等紛紛高調“跨界”踏入手機市場,將戰火從互聯網燒至手機市場,業界對此不免驚呼:未來手機,究竟是誰的天下?
互聯網巨頭扎推“玩手機”
2011年下半年,幾乎沒有任何征兆,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忽然之間,紛紛魚貫而入手機市場。
最先傳出消息的是國內移動互聯網霸主騰訊。有消息稱,騰訊正在考慮開發自主品牌QPhone手機及其操作系統。部分資料透露表明,騰訊計劃向手機廠商推出整體一攬子方案,甚至與英特爾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研發運行MeeGo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新產品。業內人士猜測,之所以QPhone未能迅速出爐,與MeeGo系統的前途未卜有關,由于諾基亞轉而與微軟合作,由英特爾與諾基亞合力打造的MeeGo系統由此地位尷尬。
正式打響第一槍的可算新浪微博,這一移動互聯網新殺手業務,在不斷助推新浪股價之后,終于迎來在硬件設備上的新嘗試。7月21日,中國臺灣智能手機生產商HTC與新浪在北京聯合發布了首款新浪微博手機——微客。讓人顯而易見的是,這款手機的機身下方設計有一個按鈕,上面直接印著新浪Logo,點擊后可快速啟動新浪微博。HTC中國區總裁任偉光明確表示,這只是雙方合作的第一代產品,未來這樣的“社交手機”還會有第二代、第三代。
7月28日,阿里云手機正式發布。這款手機與國產手機制造商天語合作,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并瞄準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云計算領域。該手機上預裝了阿里巴巴的云OS操作系統以及支付寶、旺旺等客戶端,被打上深深的“阿里”烙印。
7月29日,李彥宏稱,百度正在秘密開發智能手機。他說:“百度看到了智能手機平臺上的巨大機會,已經有自己的戰略考量。”預計,百度將于今年11月推出其與戴爾聯合推出定制手機。
8月16日下午,小米科技CEO雷軍在北京發布了醞釀已久的小米手機。這款被他稱為“全球最快”的智能手機,價格為1999元。據介紹,小米手機將在小米科技的官網上進行零售,已于8月29日上線接受預訂,10月初量產銷售,雷軍投資的B2C網站凡客誠品將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相信,這僅僅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邁向手機終端市場的“第一撥”。從目前形勢來看,互聯網公司不是做硬件起家,因此這些新型的手機都以各種移動互聯網應用為主要賣點,中國互聯網企業都選擇相近的商業或產品模式——自主開發軟件(界面)+硬件合作伙伴。
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互聯網企業的共同特點是資金充足,它們正試圖擺脫在應用程序方面的繁雜和激烈的競爭,他們希望能推出更多的系統和平臺,保證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序能夠長時間的在用戶的手機上占有一席之地,“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些企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下,似乎有些缺乏安全感。”
“撈過界”遭致口誅筆伐
追根溯源,手機終端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結緣,在2009年初的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已經初露端倪。以移動社交網絡應用為主打概念的手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隨后,三星、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等手機廠商紛紛推出了類似移動互聯網題材的手機。
同樣在2009年前后,國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逐漸興起,人人網、開心網、微博等各種社交網絡應用開始受到網民的追捧,此后更是蔓延至手機端。不過向阿里巴巴和小米那樣為手機加上如此厚重自身品牌色彩的舉動,尚屬首次,或許因為剛剛起步不久,這些“吃螃蟹”的互聯網公司遭致了業界的頗多質疑。
質疑者最常見的觀點是:目前不管哪種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都可以自行任意下載各種應用的客戶端,強行將自身應用和系統預裝在手機上的真正價值何在?即便這樣,手機用戶仍有自主選擇使用與否的權利,這些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互聯網定制手機。
艾媒市場咨詢集團首席執行官張毅認為,現在互聯網公司介入手機領域的確成為一個趨勢,但從長遠來看,社交應用等只是移動互聯網眾多應用的一種,因此光靠這個概念,最終能夠獲得多大的市場還難以預計,目前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當小米手機還未上市時,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就曾放言——小米必敗!李易認為,這個世界上恐怕還沒有哪個傻瓜會為了一款聊天工具(米聊)而單獨購買一款定制智能手機。李易反問小米科技CEO雷軍:“您不會認為米聊比淘寶和支付寶更具有用戶黏性吧?事實上,淘寶手機已成為馬云大學MBA失敗案例庫的一員。如果說馬云的失敗還不足以嚇住您,那不妨再看看馬化騰,QQ足夠有用戶黏性了吧?為何時至今日QQ手機依然只是個傳說?”
8月16日,當所有鎂光燈聚焦于身著黑色T恤和牛仔褲的演講者雷軍身上時,在場者都感慨,這場小米手機發布會完全就是喬布斯推介蘋果新產品的中國版。網友對此紛紛驚呼“山寨”,而雷軍也被冠以了“雷布斯”的外號。即便李易被邀請坐在第一排參加完小米手機的上市發布會,但李易仍從價格、銷售渠道和營銷手法三個方面指出弱點,并再次斷言,“小米必敗”。
不過,也許雷軍有后路。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雷軍表示,“很多人都問我小米手機做失敗了怎么辦,失敗了又怎么樣呢?我有三個方向呢。”
缺乏底氣 銷量數字或成謎
與高調入場的姿態不同,談及銷售數字時,互聯網巨頭立刻變得低調。
HTC和新浪對微客手機的預期銷量是“不便透露”,這只能算是一個外交辭令;小米科技副總裁黎萬強在談及市場預期方面也僅表示第一波目標用戶是“手機發燒友”,這也表示用戶群數量有限;至于最具客戶群基礎的阿里云手機,根據天宇朗通董事長榮秀麗給出的數據,在淘寶網正式發售的前15分鐘里賣出1000多部,但對于今后的銷售,她沒有給出具體的預期。
根據淘寶網官方旗艦店的數字,阿里巴巴云手機平均一天就能賣出1000多臺。有媒體對此評論稱,“真實的銷量固然值得炫耀,但信口開河的銷量就會在業內被人鄙視。不禁讓人想起知名的魅族‘水軍’。在魅族M9上市的時候,電腦城等主要銷售門店像某國際知名品牌的首發一樣排起了長龍。看似門庭若市,但有網友在微博當中透露,其實都是花錢請來的水軍,每排一次隊給30塊錢。魅族官方自然沒有就‘水軍’現象予以回應,但過
后的現象表明,這種虛假的‘火’并沒有持續下去。”
對于小米手機的未來銷量,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也直截了當提出質疑。他表示,“目前的經驗認為,網上銷售在中國手機市場是行不通的,谷歌自己的Nexus系列手機就是通過網上銷售,但并不成功。”
在自己的手機上打造“平臺夢”
平臺化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產業的一大趨勢。雖然前途未卜,但伴隨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現在的互聯網世界,已經從終端為王過渡到了應用為王的時代,應用研發正是互聯網企業所擅長的,它們正試圖在屬于自己的手機終端上打造自己的“平臺夢”。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現在互聯網公司急于切入手機終端市場,主要目的都是相似的——增加用戶的粘性,在移動互聯網這一新興市場跑馬圈地擴大版圖。至于方式,有人選擇占領終端,有人選擇占領操作系統,這都是不同的戰術步驟。顯然,占領終端比占領系統容易太多了,而且,中國在手機制造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市場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正快速增長的領域有兩個:一是智能終端,二是社交網絡,將兩者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殺手級應用。熱潮背后,其實各家廠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搭建一個新的平臺。例如小米手機就是將用戶的社交圈和智能手機整合在一起,阿里巴巴手機則將電子商務與智能手機合二為一,它們都期望產生與眾不同顛覆性的效果。
推薦閱讀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及多家投行的預測,蘋果公司剛剛宣布要推出的iPhone4S在中國內地的首家合作伙伴仍將是中國聯通,其次是中國電信,預料中國電信將晚于中國聯通推出CDMA版的iPhone4S,而之前傳聞的10月份中國電信將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手機終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