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存話費送話費,充30元送530元”,“辦套餐送寬帶,充話費送手機,校園網內的電話隨便打,短信彩信都不要錢”……
一開學,各大通信運營商爭相進大學校園打廣告,擺攤設點,有的甚至把信號車開進校園以改善通信效果。
“各種套餐滿天飛,搞不懂哪種套餐好。”剛到福建農林大學報到的新生小林面對眼花繚亂的廣告,有點不知所措:某運營商推出10元和46元兩種買卡送套餐方式:46元套餐每月返還10元,分48個月,另外贈送900MB本地流量,300條短信,來電顯示、郵箱、超級QQ全免;而10元套餐享受的優惠包括贈送200MB本地流量、200條短信、超級QQ等。
促銷活動現場,福建師范大學新生小陳還在猶豫選擇哪家通信運營商的產品,就被促銷員拉到一邊,促銷員勸他:使用這個套餐不僅可以免費獲得一部手機,而且每個月贈送50元話費。小陳一聽就動心了,來不及多考慮,當場就簽下協議書,預存了400元話費。
回到宿舍后,同學告訴他,他選擇的這個套餐里有很多項業務平時根本用不到,但不管是否消費,每個月都必須繳納59元的基本費。如果現在停用此套餐,還得按照協議的約定,支付相當于所送手機市場價格兩倍的違約金。小陳說,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但是后悔也沒用,只能這樣了。
類似小陳這樣吃“后悔藥”的學生不少。福建農林大學大二學生小周告訴記者,去年剛上大學時,聽信促銷員的介紹,選擇了某運營商推出的“充30元送530元,分兩年返還,每月返還20,保底消費40元的套餐”。結果沒過幾天,各式各樣的連帶業務就向她“襲來”。“說是連帶業務免費贈送,先扣費,月底返還,結果話費被扣之后就了無音訊。”小周說。
更令小周費解的是,促銷活動結束后,本來在學校的信號車也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信號不太好,白天的短信有時到了晚上12點以后才收到。她投訴后,得到的解釋是,“要信號好就要建信號站,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安全,擔心信號站發出的輻射危害學生,不敢在宿舍樓頂建信號站,所以宿舍區的信號會相對差一些。’”
閩江學院大二學生小孫抱怨說,他被某品牌捆綁了一年,選擇的套餐看上去很優惠,但保底的時間是兩年,無形中就把這兩年時間的通信使用權賣給了某個品牌,“想要換個品牌使用,對不起,先付違約金”。
去年入學的福建師范大學學生小蔡告訴記者,他初到校園就加入了某通信品牌的套餐,當時也是充話費送手機,可是手機質量很差,沒用多久就壞了。“手機維修的費用很高,還不如買一個新的手機劃算”。
福建農林大學的一位輔導員提醒新生,選擇通信品牌時,要理性對待,未必優惠越多就越劃算,不同的人對不同功能的使用情況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切身需要選擇套餐,不要被廣告或促銷員的說辭所迷惑。
推薦閱讀
國外媒體今天發表文章,分析了目前ATT收購德國電信T-Mobile的形勢,美國監管機構審查的拖延讓此項T-Mobile交易案變得前途未卜,在交易無望的情況下,ATT公司可能得尋求一種聯系不那么緊密的T-Mobile合作解決方案。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遭運營商“捆綁” 學生用戶稱感覺上當受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