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機的兩重天
十年前,國產手機品牌起步,掀起手機行業第一次革命戰爭。波導、TCL、夏新、科健、東信、聯想、康佳、首信…國產品牌從四面八方揭竿而起,反擊摩托羅拉、諾基亞、西門子和三星等各大國際品牌的合圍,大大削弱了國際品牌的壟斷勢力。而這一切都在 2003年底聯發科推出MTK手機芯片和手機解決方案后改變,當MTK推廣到中國,國內一些小作坊都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手機制造。2007年,“手機牌照” 制度取消,山寨機迅速占領了中低端市場,當時國內紅極一時的TCL、康佳、波導等紛紛銷聲匿跡。但現在,山寨機卻慢慢失去一線陣地。華強北的臨街商鋪被品牌手機占據,中關村各大賣場的地下一層擺放的是水貨iPhone和各種Android系統手機——曾紅極一時的山寨機正在退出主流市場。
具體分析,三大因素讓山寨機前景堪憂。
第一,低成本和低要求的進入門檻是山寨手機的先天優勢,但同時這些也成為山寨手機無法避免的隱患:隨著社會各界大批投資資金的加入,山寨市場的空間迅速變得擁擠,利潤增長的前景也隨之變得暗淡,同時由于廠商們沒有知識產權,缺乏核心技術,只能在價格與成本上競爭,最終讓山寨市場成為一片血腥的紅海。
第二,越來越多的正規品牌手機廠商也開始采用MTK芯片組件,大家都用同樣平臺的解決方案,山寨機逐漸喪失成本優勢。而正規品牌有著更好地質量和售后服務,在價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顧客肯定不再愿意選擇山寨機。
第三,蘋果在2007年推出外形和界面極簡單卻有極豐富應用的iPhone,用破壞性創新開啟了新的3G智能時代,但山寨手機主要的2G芯片提供商聯發科入局TD太晚,又難以從高通得到足夠低價的3G芯片技術授權,自主研發資源和時間成本都極高。沒有了聯發科這一類幕后推手,山寨機在3G時代完全喪失了話語權。而去年,華為大力推廣的海思K3芯片因為種種技術和操作原因擱淺,讓曾經看到一絲曙光的山寨市場再次絕望。
隨著山寨機在國內中低端市場逐漸飽和以及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未來兩三年內,將是眾多廠商加速逃離山寨手機市場的高峰期,曾經風光無限的山寨機市場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未來世界的手機格局將是美國一家獨大,中國和歐洲被邊緣化。具體來看,美國由于牢牢掌控數據場上的核心技術優勢與核心平臺優勢,而得市場的大頭;中國比歐洲稍好一點,仗著制造手機和賣手機產品,可以得個小頭。歐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核心技術漸行漸遠 中國手機之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