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了一輪“爆炸式”發展,國內手機應用市場還遠未成熟。
基于手機終端的應用開發并不是一個新領域,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第一股——斯凱網絡就是在2G時代成長起來的應用軟件平臺提供商,其手機應用商店模式還早于蘋果。
到3G時代之后,由于移動網絡更加完善,手機逐漸智能化,手機應用獲得一輪爆發式的發展,不過可惜的是,這一輪發展并不是由本土企業引領的,而是國外手機制造商蘋果。蘋果打破原來的純封閉模式,向第三方開發者敞開一扇半掩的大門,通過集成優質應用,推出App Store,讓其在眾多手機廠商中別樹一幟。
如今手機應用已經覆蓋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電話不再需要撥號,用米聊、微信或者口信,可以直接語音對講,而且沒有通話費,流量費也非常低。手機社交也不再僅僅用QQ,人人網、微博等SNS應用讓社交無處不在。iPhone應用如水果忍者、會說話的TOM貓等,都在很短時間之內聚集起大量的用戶群體,成為流行一時的本地化應用。
在這一輪應用“大爆炸”中,中國的本土企業獲利不多,千橡互動董事長兼CEO陳一舟尖銳地指出:“移動互聯網整個價值鏈中,中國公司在其中攫取價值的比例還低于PC互聯網產業。”獲利最多的還是蘋果、谷歌這些國外廠商,國內包括聯想、華為等手機制造商以及電信運營商,都成為被動的跟風者。
中國企業要“翻身做主人”,還需要精確把握手機應用的發展趨勢,站在未來看現在,才能后發制人,贏取主動。
“云端”應用占據主流
蘋果App Store里面的應用大部分是本地化應用,許多移動互聯網的知名應用,如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僵尸等均是單機游戲,用戶除下載之外,無需支付流量費用。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改變。蘋果已推出iCloud服務,用戶從云端可以調用免費應用程序,并可聯機存儲文檔、音樂和圖片等。手機應用邁向了“云端”。
這樣的趨勢正在進一步蔓延。華為在8月3日發布首款云手機Vision,緊接著阿里巴巴也推出了阿里云手機,百度也在9月2日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推出易平臺,提供云服務:用戶可享有初始180G的超大規模云存儲能力,并且可以免費升級至無限量,還可多人共享云端文件,知曉好友更新。云端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手機智能化對手機行業發展帶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從業態來看,行業重心從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第二,從模式來看,從產業鏈一體化,向平臺加增值應用模式演變;第三,從市場來看,賣>>>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