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固定通信網絡、CDMA 3G網絡和中文互聯網,中國電信多年來一直承擔著國家通信服務保障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任。尤其是自2004年以來,其全面實施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以國家信息化戰略為指引,緊密圍繞社會信息服務需求,持續提升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大力拓展行業應用和ICT服務領域,為促進各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由此帶來的是,截止到2010年底,中國電信政企收入非話占比超過60%,信息化應用的收入從2006年的6千萬提高到2009年的34個億,每年平均6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7年信息化歷程,始終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中國電信一直致力于支持信息化的通信網絡,在早期的三金、十二金工程,主要以數據通信網絡、包括互聯網絡支持信息化應用。
2004年開始,中國電信從傳統的通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通過與國外運營商對標和客戶調研,結合自身的條件和能力,中國電信從系統集成、外包服務、網管專家等和通信關系比較緊密的領域逐漸起步,以通信total solution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
2006年,中國電信開始做ICT的發展規劃,信息化應用真正起步。其制定了五年規劃,通過整合創新、能力拓展、價值提升等階段,計劃到2010年要做到80億的收入。2006~2008年,中國電信持續實施固網“百千萬”信息化應用推進工程,聚焦區縣電子政務、數字城管、應急聯動、平安城市、數字校園、數字酒店、全球眼、電子報稅等重點行業,整合資源,開發應用,培育市場,持續推廣。
2009年,中國電信開始了包括移動在內的全業務經營,全力持續推進全業務“百千萬”信息化應用工程,把移動和固網應用結合,如電子政務、數字城管、應急聯動等延伸了移動應用,同時拓展了工商、警務、煙草等各行業應用,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均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在運營商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政企收入非通信占比達60%,政企用戶增加3倍多
通過幾年的實施,中國電信已在信息化上獲得了巨大回報,信息化應用在拉動增長和保持持續增長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統計顯示,2002年中國電信拉動增長的主要是話音,至2009年,得益于寬帶、3G應用和信息化應用,其話音收入雖為負增長,但總體收入仍保持16%的增長。特別是通過轉型,其政企收入非話占比已經超過了60%,信息化應用的收入從2006年的6千萬提高到2009年的34個億,每年平均6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政企客戶數也迅速增加,2007年中國電信大客戶20萬、中小企業700多萬,經過幾年的拓展,目前政企客戶數已到達2600多萬。
據透露,至2010年底,中國電信已建設了2138個區縣電子政務應用、滲透率達到66.9%,全球眼視頻監控點在189個城市安裝了45萬個,在115個城市提供數字城市管理應用,186個城市提供應急聯動應用,在174個城市提供環保監測應用,給105萬家企業提供電子報稅應用;1萬多家校園應用數字校園;近2萬家酒店使用“酒店完美聯盟”應用,1萬多家中小醫院使用數字醫院應用和新農合系統,拉動3G用戶1千多萬戶,寬帶達到1300多萬用戶。
另外,中國電信每年通過研究國家信息化戰略、國家發展的主導戰略、產業等,分析信息化應用的機會,目前已對20多個行業進行了深入研究。從2006年開始,其制定了名為“藍色天空”的中國電信推進信息化五年發展綱要,在綱要里根據預研列出了省、市信息化的20大信息化工程40多個行業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目前都已基本實現。
推薦閱讀
央行日前發布了第二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名單,共計13家。至此,我國獲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達到40家。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名為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動優勢”)的企業榜上有名,其背后發起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