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山寨手機都是深圳華強北的“明星產品”。但如今,華強北山寨手機市場往日的喧囂,似乎正在消逝。昨日,記者在華強北多家通訊市場看到,前來購買手機的消費者雖然依舊眾多,但其中不少人是沖著蘋果和HTC等智能手機而非山寨手機而來的。對他們而言,在這里淘個價格便宜的“水貨”智能手機要比購買“行貨”要實惠很多。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交易市場之一,深圳華強北見證了諸多電子數碼產品的潮起潮落。而曾經一度火爆華強北的山寨手機,如今一片寒意。
回顧
山寨手機曾經的奇跡
華強北從來不缺少一夜暴富的奇跡,而在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山寨手機在華強北成就了不少百萬甚至千萬和億萬富翁。
至今還在從事手機生意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華強北山寨手機最火的時候是2002年前后。那段時間中國移動通訊市場擴張極快,手機需求量非常高。不少人湊個幾十萬就投身手機市場。只要投資的一款機型取得成功,就能獲得很高的收益。”
山寨手機之所以稱之為山寨,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其研發、生產與上市的過程極不規范。如諾基亞、三星等大型手機廠商推出一款新機型的周期往往在一年左右,這其中包括設計、檢測等多個步驟。但山寨手機則將這個周期大大縮短了。
“一款山寨手機從設計到出廠的時間不到兩個月。投資山寨手機的人需要資金快速回籠,就把檢測過程省略掉了。”陳女士說。
另外,一些山寨手機并沒有合法的運營牌照,不少山寨手機使用的都是“破解”的上網牌照。
制作過程粗糙,入網不規范,這些因素在極大限度壓低山寨手機成本的同時,也為山寨手機的質量埋下了隱患。
盡管質量不好,但由于價格便宜、功能眾多,很多消費者愿意花較少的錢,購得一部山寨手機。一時間,山寨手機非常走俏,眾多都市白領把購買山寨手機視為時尚,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一部山寨手機既可打電話,又能看電視或者收聽電臺。
正因為如此,山寨手機曾打得品牌手機無所適從。據陳女士介紹,曾有一度一個柜臺一天能賣出幾十部山寨手機甚至幾百部手機,而品牌手機僅能售出幾部、十幾部。
山寨手機產業遭遇瓶頸
“一臺產品有一個問題,一千臺產品可能就有一千個問題。”由于設計及生產過程的不規范,山寨手機的質量得不到保證。杜先生原來也在深圳華強北從事山寨手機生意。山寨手機熱逐漸退潮后,他轉行做起了物流。
他告訴記者,由于手機對設計和工藝的要求較高,而資本較小的山寨手機投資商無法提供像蘋果、諾基亞那種大公司一樣的研發和生產環境,質量次在所難免。
如果說質量得不到保證是山寨手機失去市場的內因的話,那么智能手機洶涌而來,則完全把山寨手機壓得有點抬不起頭來。
隨著手機產業的不斷發展,裝有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正在不斷蠶食山寨手機本已不多的領地。以上網、大屏幕觸控等特點為代表的智能手機正在逐漸成為中國移動通訊市場的熱點,其典型代表就是紅透半邊天的iphone和HTC。
山寨手機的一大命門是其芯片由第三方開發。聯發科作為2G時代手機芯片制造業的大佬,不少山寨手機都使用來自聯發科功能多樣、價格低廉的芯片。
如今,在智能手機和3G網絡的大環境中,聯發科這個“帶頭大哥”似乎有些顯得力不從心。聯發科7月7日公布的本年度6月份營收報告顯示,6月份營收較去年同期降低16.24%,1至6月份總營收較去年降低34.84%。雖然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之前多次表示聯發科將進軍智能手機芯片市場,但是聯發科首款智能手機芯片至今依然難產。
傳統山寨窮途末路
在華強北的手機賣場內,以往手機鈴聲“爭鳴”的場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隨處可見的“最新蘋果4代”、“最新破解”等招牌。以往那些單價兩三百元、做工粗糙的傳統山寨手機,如今在華強北已經難覓蹤影。
半導體應用聯盟副秘書長潘九堂認為,從某種意義上看,山寨手機對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潘九堂說:“從日本和韓國的電子產品發展史來看,他們也經歷過一個‘山寨’過程。中國曾經的山寨手機中有一部分如今轉化成了品牌手機,像oppo和魅族就是其中的代表。”對于那些沒有走向品牌,繼續走低端路線的山寨手機,潘九堂認為這些產品的歷史已經終結了。
視點
創新品牌
走升級道路
“山寨手機的撤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深圳是名副其實的“手機之都”,手機產業鏈完備,擁有全國半數手機企業和上億部年產能。全國每兩部手機、全球每四部手機都來自深圳。以深圳為核心的手機產業鏈再加上對周邊的輻射效應,產業規模可以達到數千億。
如此大的產業優勢,并不會隨著山寨手機的撤離而消失。目前,深圳市科工貿信委等部門及福田區正加大對手機產業升級轉型的引導扶持,利用南方手機檢測中心等平臺提升制造品質,鼓勵企業自創品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同時,華強北商圈也在不斷升級,由過去純粹的手機、電腦等電子數碼產品的銷售,逐漸向更高的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網上商城等方向邁進。目前,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就放在華強北,成為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的風向標。
當然,一批深圳手機廠商緊跟市場前沿,與上游芯片企業加大合作,不斷推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機,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取得不錯業績。比如一直在國內市場默默無聞的基伍卻在印度獲得成功,成為當地的名牌產品。同樣,朵唯、偉祿“UU”手機、koobee等品牌,都已成為手機市場的新銳力量。
推薦閱讀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周一援引市場研究機構GfK的數據報道稱,諾基亞在德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從今年4月的第三位滑落至目前的第四位。 北京時間8月2日下午消息,《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周一援引市場研究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強北商圈不斷升級 山寨手機被迫“變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