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本月初,有消息稱騰訊已收購兩家從事手機設計的公司,這引發了外界對于騰訊將要推出手機產品的想象。不過,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昨日再次強調,騰訊不會做手機。劉成敏認為,現在互聯網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手機可能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但騰訊仍然堅持只做服務。做好服務之后,再通過廣告等手段盈利。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邏輯行不通。
小米公司推出小米手機后,阿里巴巴、百度、盛大、360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低價智能手機。一時間,千元智能機市場異�;馃�。
互聯網企業為何會扎堆做手機?多數互聯網企業對外宣稱的邏輯是: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搶占手機市場意味著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先機。但騰訊顯然不認同這樣的看法。
“手機不是移動互聯網入口,不是說買了一個手機就必須使用其服務。”劉成敏表示,智能手機時代,用戶并不會被手機終端廠商“劫持”,大家都會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越自由越搶著做手機,這種邏輯是不成立的。”劉成敏說,做一件事,重要的是對消費者是否有價值,而不是光搶入口,企業一廂情愿表達自身的訴求是沒有意義的。
騰訊現在對待手機的態度是,與硬件廠商合作,把自己的Q service植入其中。“騰訊現在做手機又做不到三星、蘋果一樣,即便做到了也不過30%的市場占有率。騰訊的優勢是做服務,但并未做到‘獨孤求敗’的地步,因此不會涉足硬件行業。”劉成敏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騰訊直接涉入硬件終端,反而就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競爭對手,不利于其移動服務的推廣。
騰訊認為,互聯網廠商扎堆做手機不靠譜的另一個原因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建立。“你服務還沒有掙錢就來補貼硬件,這個不成立。”劉成敏說。
事實上,現在移動互聯網已經擁有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如何變現仍然是個難題。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3.56億,相比2009年6月,手機網民增長了一倍。傳統互聯網用戶的互聯網接觸點與使用場景也呈現出向移動終端轉移的趨勢。以Facebook為例,根據其官方公布數據,2009年12月通過移動終端訪問Facebook的用戶僅占其總月活躍用戶的28%;而到2012年3月這個比例已經達到54%。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即將啟動TD-LTE終端招標,包括數據卡、MIFI、CPE等多種終端,這將是國內首次進行4G終端招標。中移動近期關于TD-LTE的言論是希望給市場和用戶一個美好的預期,主旨在于深度挽留在網用戶。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稱如果直接做手機不利于推廣移動服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