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安齊)時下市場上已有不少廠商自主定制個性化UI界面以吸引用戶眼球,同時也可趁機內置自家應用產品。百花齊放的UI界面的確滿足用戶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但若產品和所綁定的應用不夠優化,則很可能適得其反。
定制特有的UI界面似乎已成為一種風潮,各大廠商都推出了各自的產品,每個產品都有各自特有功能與完善體驗,繼拼手機、拼配置之后,拼UI界面或將成為新熱點。華為日前推出自行研發的UI界面“Emotion UI”,號稱“最具情感的系統”;在今年年初MWC上中興發布了其全新自主UI界面——Mifavor。2009年推出HTC的Sense,此外還有三星的TouchWiz、小米的MIUI以及仍在努力的摩托Blur和LGOptimusUI。
不僅是手機廠商,運營商也加入了UI設計隊伍中。中國移動推出的OPhone系統,中國電信推出的手機云桌面也是UI界面。
各式各樣的UI界面有助于Android手機擺脫“街機”的煩惱,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隨之涌現。對于用戶而言,各廠商產品的不同側重點更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豐富的產品應用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性。而對于廠商而言,在UI界面中嵌入自己的產品有利于其拓展市場,贏得更多用戶。
各大廠商定制各自UI界面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更多麻煩。廠商定制了各自的UI界面,這意味著用戶每更換一次手機就要重新學習一次操作方法,雖然廠商都號稱自身產品設計便于用戶上手,但不同的UI界面依然給不少用戶增加了手機使用難度。
廠商在UI界面中內置自身產品無可厚非,其應用若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增值體驗,將有利于增加用戶感知。然而,如若廠商在UI界面中過度捆綁自身應用,不但不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反而將使用戶感到反感,并且,一旦這些軟件和應用不夠優化,反而將導致系統運行不順暢,破壞用戶體驗,最終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想要更好地在競爭中生存下去,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產品性能,還要確保其研發的應用性能穩定,以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的使用熱情。對于用戶而言,只有真正符合其需求的產品才會被選擇,才能在競爭中走得更遠。
自主定制UI界面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其實用性是否能經受市場考驗現在還不得而知,能夠確定的是只有那些實用性與便捷性俱佳的產品才能真正立足。
推薦閱讀
“中歐之間越來越相互依存,利益交融也在深入,在任何情況下歐盟對中興和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發起反補貼調查都是損人不利己的”,華春瑩說,希望雙方能從大局出發,用長遠的眼光,堅持互利共贏的戰略思想,堅持通過對>>>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