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眾多搶入手機行業的互聯網公司們現在心情一定很矛盾:既希望小米手機能夠成功,以證明以互聯網的思路做手機是可行的;但又本能地不希望看到它這么快地成為率先成功的那個幸運兒。
6月25日晚,小米手機突破300萬臺銷量的慶功會現場,技術出身、平時舉止文雅、書卷氣濃厚的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以非常打扮做非常之舉:僅著一條內褲,繞場狂奔。
林斌在提前兌現承諾。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公司內曾開玩笑地說,如果小米今年銷量過500萬,林斌要裸?奔。
6月13日,小米科技宣布小米手機銷量不僅已突破300萬,年內500萬銷量也幾無懸念。另有消息說,小米內部已把今年的銷量目標上調,希望超過800萬,爭取達到1000萬臺。
投資者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小米的成功。雷軍稱,小米剛剛完成C輪融資2.16億美元,投資者給予的估值為40億美元。以此而論,創業僅兩年的小米科技已躋身中國前五大互聯網公司前四名—騰訊(4029億港元)、百度(388億美元),阿里巴巴(最新估值350億美元)和網易(74億美元),其中創業歷史最少的也有14年。
這是虛假繁榮嗎?雷軍在接受《環球企業家》采訪時說,投資者估值小米有三重邏輯,一是智能手機的想象空間;二是作為B2C電子商務網站的現實戰斗力;三是“鐵人三項(硬件+軟件+互聯網)”的系統優勢。
智能手機空間有多大?iPhone單款手機去年全球銷量突破9000萬臺,預計今年可以達到1.3億臺至1.5億臺,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這個iPhone Inc.完全可以排進Fortune500強。
但是,若把今年500萬臺原定出貨量的小米扔進智能手機的洪流中,這又是一個尷尬的數字。與蘋果、三星、諾基亞相比,小米難言成功。國內品牌中,華為去年全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也在2000萬臺。按照業內說法,在沒有達到1000萬臺的年出貨量之前,小米根本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
自稱“業余愛好”是投資的雷軍說,投資者之所以看好小米,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市場是一個“更大的故事”。投資小米,不只是投資智能手機這個新的造夢市場,也是投資中國故事。雖然小米目前獲得的40億美元估值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已接近老牌手機巨頭諾基亞市值的一半。
但雷軍說,投資現階段的小米,依靠的是“市夢率”,而不是市盈率。以市盈率的估值算法,單就小米手機業務的估值便與40億美元相近不遠。若以10倍PE值計算,小米的估值為300億元(500萬手機出貨量的銷售額),大約相當于40億到50億美元。
但雷軍尚不能回答的是,迅速躥紅的小米,其預設的多個“火箭推進器”,能否把小米送入成功的預定軌道?過去兩年中,雷軍始終強調小米的鐵人三項戰略,即小米的業務除了小米手機外,還包括基于Android系統的MIUI,以及語音聊天工具米聊。
但在這幾個領域內,它都遇到強大挑戰。MIUI尚未獲得巨大的規模效應;米聊的風頭迅速被騰訊的微信蓋過;而在硬件產品手機這一環節,小米目前的出貨量對精于規模制造的手機廠商來說根本無法相比,同時,又面臨供應鏈、售后等新問題的諸多麻煩。
雷軍的兵法是什么?
雷氏兵法
雷軍與現在也殺入手機產業的360董事長周鴻祎對于智能手機未來的判斷既有共同點,也有差異。兩人的共同點是,作為終端產品,手機會類PC化;區別是,作為產業,雷軍認為手機產業不會類PC化,周鴻祎則持相反態?度。
手機產業類PC化,意味著廠商向用戶出售的是“性價比”,制造商的出路要么是“毛巾擰水”,薄利多銷,走規模效應;要么是與互聯網廠商合作,通過互聯網應用補貼硬件,就像電信運營商的“定制機”模式,通過電信服務補貼硬件。
周鴻祎曾宣稱“通過硬件賺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行不通”,硬件廠商需要擁抱互聯網廠商。與周的思路相近的新玩家包括阿里云、百度、盛大等,比如百度選擇與戴爾、長虹合作,360與華為、TCL合作,阿里與天宇、海爾合作。
雷軍則認為手機與PC不同,PC主要出現在辦公桌或家庭的使用環境中,手機則隨身攜帶,顯示著使用者不同的“階層、興趣、品味”,用戶更在意品牌、設計等。因此,小米手機努力向“一個階層的生活”靠近。其做法主要是以“定位”作為5P的核心,以此制定價格、營銷、渠道和產品策略。小米的定位是“為發燒友而生”,這要求產品性能一定要“高性能,行業領先”,滿足發燒友的需求;營銷策略則以微博、論壇、博客、MIUI論壇為主要形式的互聯網營銷;渠道則是“Xiaomi.com+如風達+小米之家”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系統;價格則定位于中等偏低。而類PC化,則是要以價格為核心定位5P,向用戶出售性價?比。
這意味著,手機產品僅是小米的第一級火箭助推器。雷軍說,小米手機的主要渠道—Xiaomi.com作為獨立B2C網站來看,除了賣手機以小米周邊產品外,還可以賣任何東西。因此,對于小米所獲得的40億美元估值,雷軍的另一解讀是,“投資未來中國網民的生活方式”。
同時,在移動互聯網方面,除了MIUI操作系統外,小米能夠整合的應用包括米聊、多看等產品與服務外,還包括金山網絡、金山軟件旗下的多項產品,如金山電池醫生、金山衛士、手機殺毒、網絡存儲、手機WPS、游戲等。此外,雷軍投資的凡客、多玩、樂淘數十余家公司,都有可能與小米合作,形成多兵種組合。
粉絲經濟
小米的初步成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粉絲經濟學的勝利。這也是雷軍宣稱要打造“小米教”的動機。米粉的一部分來自于MIUI早期積累的用戶,小米手機用戶分為三類:一類是會玩手機的發燒友,一類是被核心發燒友直接影響帶入的消費者,還有一類是受到品牌社會化影響而加入購買的。
早期小米手機的成功得益于其1.5G雙核、1999元售價的高性價比,在手機未發布之前,MIUI已經累積150萬用戶,“如果沒有MIUI,小米手機單獨要到今天這個陣勢是不可能的,雖然今天我管銷售,沒有MIUI和小米手機的品質,小米手機的銷售做不上去。”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黎萬強告訴《環球企業家》。MIUI之前在喜歡刷機的發燒友群體中已經獲得一席之地,除小米手機外,MIUI有獨立的200萬用戶,包括23種語言。
“小米手機可以刷MIUI,可以刷Android原生態,還可以刷點心操作系統。”黎萬強說,MIUI的開發原則是市面上哪一款手機賣得最火,MIUI就會去做適配,“三星Galaxy II發布的時候,我們最先去做適配。我們對合作的心態足夠開放”。
MIUI通過自己的方式黏住一部分用戶,米聊目前總體用戶1500萬,每天有幾百萬活躍用戶,這與過億用戶的微信相比顯然過于微小。盡管如此,黎萬強認為,單獨從米聊這款通信工具來講,面對騰訊這樣的巨頭,仍然存在彎道長跑的機會,小米公司內部對米聊的態度仍是加倍投入。“在WIFI環境下,免費通信是必然趨勢,米聊這樣的即時通信工具一定是標配。”黎說。
小米手機的熱度還歸因于新媒體營銷。利用微博等社交工具,雷軍成了小米手機最好的品牌代言人。不僅如此,小米在全國32家小米之家,是新媒體營銷很好的線下延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受歐盟調查的不利消息影響,中興通訊昨急跌近9%,見逾3年低位;但中興表示,公司并無接受不法的國家補貼。 昨日急跌近9%的中興通訊未能扭轉頹勢,盤中跌近5%。截至13:16,該股報12.28港元,下跌4.81%。 據香港經濟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米手機成本分析:每部利潤為641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