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水太深,電信運營商總踩不上點。“大數據時代”正向我們緩緩走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正在步步蠶食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為了應對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沖擊,電信運營商千方百計探尋轉型出路。
韓國電信管制機構韓國通信委員會(KCC)近日決定允許移動運營商向使用互聯網電話(VOIP)的用戶額外收取費用,或對其使用進行限制。由于VOIP類移動應用程序廣泛應用造成數據流量暴漲,而短信和語音通話業務利潤下降,韓國主要移動運營商SK電訊、韓國電信和LG U+決定上調數據業務價格。不單單是韓國的運營商,從2010年開始,全球主流運營商就已經通過智能運營、取消無限上網流量套餐、提價、限流等多種方式兌現流量價值。
運營商收緊流量應對沖擊
會計事務所安永日前發布了2012全球電信業十大經營風險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未能實現從時長到流量的業務模式轉換成為了全球運營商當前經營面臨的首要風險。移動互聯網數據業務應用目前正在強勢沖擊著電信運營商傳統的語音、短信業務,互聯網基因的缺失使得運營商在面對這一挑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整個IT舞臺,電信運營商們的光環正日漸消退,而終端、移動互聯網的光芒卻越發耀眼。
盡管全球運營商都已經意識到數據業務才是移動互聯網的主流,流量經營才是王道,但是要轉變傳統的電信思維并非一蹴而就。作為流量管道的掌控者,全球電信運營商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做出的最初反應趨于一致——收緊流量。
自2010年起,全球運營商開始有意識的收緊移動互聯網流量。美國運營商AT&T在開放了Tethering(以手機作為Modem供電腦上網)功能之后,便開始取消無限流量套餐;2010年,國內3G商用僅僅一年多,運營商的“慷慨”在3G上網卡業務上便逐漸消失,無限流量上網套餐被悄然下架;幾乎在同一時間,Verzion、NTTDoCoMo、KDDI等國外運營商也采取多舉措全面收緊流量資費。這樣的策略一直延續至今,今年2月份,繼數碼通日前宣布終止無限上網計劃后,香港3大運營商分別宣布修訂現有上網計劃,設定上限流量及超額減速等措施。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變革使得以語音為核心的傳統電信業成長前景堪憂,作為既得利益者,在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創新競賽中,傳統電信產業已經在與通信模式創新上淪為互聯網的跟隨者,收緊流量只是權宜之策。
提升流量價值才是題中之義
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近日推出了“Share Everything Plan”計劃,在這項計劃中,流量是套餐的核心要素,這釋放出一個信號,運營商開始有意識的思考將語音業務作為流量業務的附屬存在。從用戶的消費情況看來,目前在運營商提供的流量管道服務中,80%-85%屬于互聯網業務,然而運營商自有業務的流量貢獻率極低,隨之而來的是流量價值未能有效呈現出來,這直接導致了運營商網絡資源效益未能最大化,同時還影響網絡質量。
從國外運營商流量經營的策略看來,基本上是在服務、業務和終端帶動的前提下:一是擴展流量規模,二是擴張網絡承載能力,三是管控和提升流量價值。誠然,流量經營要求運營商想方設法擴大流量,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流量價值,增流量是手段,增價值才是目的。開展流量經營,運營商需要形成高效利用網絡,挖掘和流量相適應的收入增長的一整套機制。運營商互聯網基因的培養成為了能否造就這一整套有效機制的關鍵。
目前運營商單純的上網流量業務基于使用量的商業模式,正在向包月制遷移,單位流量價格快速下降,流量價值在不斷被稀釋。經營管道是運營商目前最簡單也最粗放的流量經營模式,這一模式甚至不能稱之為“流量經營”。國外運營商流量經營的目標已經超越了量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注重挖掘流量的個性內涵,另一方面需要運營商對流量進行細化分類管理。從這一點來說,運營商低價值的流量(經營啞管道)僅僅作為手段,高價值的流量(智能管道)是手段與目標的合一,能直接滿足用戶復雜的需求,從而讓運營商重獲用戶界面,并能夠支持可拓展的盈利模式。應該說,這才是運營商能夠真正承受得住移動互聯網沖擊的根本,也是運營商成功轉型移動互聯網后的理想業態。
價值提升需要構建移動互聯網生態
目前整個電信業的生態正在面臨著結構性變局。電信專家侯宏認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語音通信是滿足用戶溝通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而電信網是語音通信的唯一提供者。如今,語音通信僅僅是滿足社交需求的諸多手段之一,而且并非只有電信網能提供。從業務形態上看,電信運營商應該深有體會。他們所提供的短信、彩信、語音服務受冷落,而App store模式備受推崇,在滿足用戶溝通交流需求這一方面來說,傳統電信產業已經落后于互聯網。
電信運營商面臨著淪為啞管道的危險,管道化危機的根源在于運營商的能力無法跟上用戶需求從同質化到個性化變遷的步伐。業內人士認為,App store之所以受到運營商追捧在于其延續了前向收費模式,但創新之處在于將定價權嫁對接給了個性化需求的開發者。移動互聯網時代免費是大勢所趨,App store模式對后向收費的支持必將有利于個性化流量價值的全面釋放。
App store成就了蘋果的霸業,蘋果擁有一整套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生態鏈。電信運營商要超越蘋果,首先要跟上步伐,運營商流量價值的提升需要在自身的平臺上完成。電信專家侯宏認為,運營商需要建立前向用戶、后向用戶與合作伙伴共贏的健康商業系統,首先要明確平臺式業務作為移動互聯網戰略中心的地位,整合現有互聯網業務與內容型業務,提升平臺對前后向用戶的吸引力,生態系統發展導向。換而言之,數據挖掘及用戶服務,并非完全依賴運營商,運營商可以用更加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產品開發模式、營銷推廣模式及客戶管理模式,與產業鏈之間密切合作,構建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核心產品體系。
推薦閱讀
聯發科今天宣布與社交網站Twitter展開全球戰略合作。按照計劃,聯發科的MRE軟件平臺將預先搭載Twitter服務。 聯發科今天宣布與社交網站Twitter展開全球戰略合作。按照計劃,聯發科的MRE軟件平臺將預先搭載Twitter服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