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做硬件(手機)時我心里也很發慌,大家都做硬件不帶360玩怎么辦?”
商業邏輯相似
“你覺得為什么周鴻祎和雷軍對罵?”
“不就是一個說小米手機爛,另一個說360特供機假嘛!”
以上是普通用戶對“小三之戰”的看法。事實上,產品PK產品,然后引發老板互相攻擊,在互聯網圈并不鮮見,即便這場戰斗已經認為有點史詩級意味:攪動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一池春水。
更慘烈的是,大戰確實遠遠超出了產品對位爭奪的范疇:從質疑配置,到質疑利潤,再到質疑營銷,最后微博約架互斥人品,最初評點產品好壞的階段倒顯得最為淳樸。
近日有兩篇相關報道,一篇講周鴻祎為什么質疑雷軍,而另一篇講雷軍為什么反擊周鴻祎,兩位大佬關注的焦點已經是互斥“你不該抹黑以及你不該造假”,而多少與手機本身好壞無關了。
但詭異之處在于,死對頭在商業邏輯上的出發點卻又相似。去年橫空出世的小米手機依舊延續“用互聯網思路做手機”的發展模版,周鴻祎初推360特供機時也專門撰寫文章為“互聯網手機”概念推波助瀾。
具體而言,在商業邏輯上,雷軍在采用薄利潤的互聯網公司運營硬件產品模式,并延伸出軟件、硬件和服務的“鐵人三項”理論。而周鴻祎走的也是一條互聯網推動硬件產業升級的路子,追求硬件零利潤的互聯網手機開放平臺理論。
“硬件不賺錢,未來靠軟件賺錢”,這是一條放在周鴻祎和雷軍身上皆準的移動互聯網商業邏輯。但在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關頭,他倆選擇質疑對方,還均具有不得不為之但至今未能令公眾信服的理由,比如手機的利潤空間、比如融資的具體細節、比如“水軍”的是是非非……
甚至已經有一部分行業人士開始思考:“小三之戰”是互聯網手機競爭樣本還是更像企業公關戰的經典案例?這部分人懷疑,在移動互聯網的產品、模式最終對決之前,會不會多數企業抵擋不住這樣的口水戰?
“錢途”尚不明朗
營銷戰、公關戰、價格戰……產品對位競爭最終要思考怎么賺錢。堅持“鐵人三項”的雷軍一直向外界傳遞軟件和服務盈利的信念,也有著米聊、Miui等多重軟硬件布局,但并未深入探討過具體的商業模式。
“你現在問我小米公司怎么依靠軟件、服務賺錢,就像在百度和騰訊兩歲的時候問李彥宏、馬化騰怎么賺錢,那個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互聯網業務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準備才能摸索到賺錢的途徑。”小米公關總監劉飛曾有這樣一段描述。
雷軍本人也多次強調,做好未來幾年不掙錢的準備。對他而言,除了實現小米手機年出貨500萬臺既定目標,還要面臨小米二代、配送售后等更多與硬件沖量有關的問題。而堅稱“不做手機”以及“不從硬件銷售拿一分錢”的周鴻祎,被外界逼問“為何賠本賺吆喝”的幾率要大得多,畢竟今年二季度,小米已經賺到了正常的商業利潤,利潤率約為百分之十幾。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相關人士透露,山東聯通部分地區正在大力推進寬帶融合手機業務,而對于僅僅辦理寬帶的用戶在價格上將會有小幅度的增長。 據相關人士透露,山東聯通部分地區正在大力推進寬帶融合手機業務,而對于僅僅辦理寬帶的用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