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估值是諾基亞市值的一半,已接近黑莓的市值,并相當于諾基亞市值的一半。”當新聞評論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句話的時候,不知有多少人會怔住。6月26日,小米公司宣布完成第三輪2.16億美元融資,估值40億美元。
有人表示異議。前日,一名諾基亞中國的管理人員與早報記者探討起了這個問題,他說,“都說諾基亞不懂互聯網,才淪落到這樣的局面,我不那么認為。”
他總結諾基亞頹敗的原因是,公司大了難免生龐雜,從市場反饋到決策不靈敏,執行效率不高。此外,“歐洲人不像美國人那樣懂宣傳,在前面喊得太少了”。
這位老IT人認為,當前,互聯網尚未在手機中顯現出其應有的特性,“蘋果和三星都有各自的優點,不過,現在市面上其他那些能上網的手機,就是智能機嗎?究竟什么是智能機?” 他的問題還沒有答案。目之所及,至少在中國市場上,花上蘋果iPhone 4S售價的約1/4,就能擁有一臺觸屏、大屏幕、相應速度不錯、可自行裝載各類App的“智能機”。這些“智能機”曾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所謂的山寨機生產商,而現在,時髦的智能機都來自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摸到了手機制造領域,并不是為了探索什么驚天的秘密,而是“制造手機根本就沒有秘密”。
手機制造成本等環節的透明化,進一步促使售價下跌。最典型的莫過于推出不到一年的小米手機,其宣傳的“低價高配置”,售價僅為1999元,近期推出的青春版價格更是僅為1499元。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奇虎360也推出了首款與阿爾卡特合作的“特供機”,售價1699元,其與華為合作的手機也即將面世。
今年6月博手機的還有阿里巴巴和盛大,各自搭載了兩公司不同的訴求——阿里的云和支付寶、盛大的游戲等。加上搭載百度操作系統的百度“千元機”、人人網HTC定制機、淘米兒童手機等,互聯網公司已紛紛“投機”。
這些互聯網公司要尋找的是移動互聯網的秘密。正如百度CEO李彥宏所言,手機與PC相比,屏幕大小、用戶注意力等條件都不可類比,因而要重新摸索在移動領域的商業模式。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對互聯網手機的看法也引人深思。他認為,“現在是互聯網公司做手機,而非做互聯網手機”,但互聯網可能會給手機帶來新的商業模式、產品體驗以及推廣銷售思路,他說,“小米開了好頭,但你猜不到結局。”
好戲在后頭。
推薦閱讀
電廣傳媒不光在重大資產重組后,其傳媒業務獲得了發展的機遇,還依托達晨創投開拓了其在創投業界的影響。 做強主業做大創投 近期的A股市場折射出人們對宏觀經濟與海外市場的憂慮,而傳媒板塊卻有望成為投資者可以信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