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開創了新模式,跟風者眾。”互聯網和手機通信看似不大重疊的兩個行業,近日卻頻頻碰撞,高度“吻合”。6月15日,在天翼3G手機交易會上,騰訊聯手9家手機廠商推出10款QQ智能手機。此前宣稱“不做手機”的周鴻祎,不斷挑起話題為360手機造勢。這遠不是全部,百度、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也已經撲向智能手機。
傳統的手機業生態不可避免地被改變。對此,硬件廠商HTC、摩托羅拉等皆表示,商業模式上可借鑒,技術層面可以融入更多業務、功能,對于廠商是“反向推動”。
互聯網企業的手機沖動
“前兩天我向雷總(即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學習,發了幾條微博,試驗了一下效果很好。”6月16日,宣布進軍手機領域的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2012移動互聯網論壇上直言,互聯網有很多口水戰的先例,互聯網通過直達用戶營銷,可以省掉每年在電視投放6億、8億的廣告費。
不過,這一次,“躲著也中槍”的雷軍沒有對360發表任何意見。此前,業界盛傳該論壇上雷軍和周鴻祎會同時出現——不過最終中國電信選擇了“錯峰”。“不踩小米就不叫發布會。”雷軍淡定地稱:“不在乎同行怎么說。”
創“增值”模式才能生存
在摩托羅拉移動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孟樸看來,無法預知互聯網企業進軍手機市場會取得成功。他認為,互聯網和手機業差別大,產業基因并不相同。如果簡單地嵌入互聯網公司業務,無法讓用戶獲得良好的體驗。“我用360瀏覽器,為什么一定要用內置該瀏覽器的360手機?”通信業資深人士駱生質疑。
被認為是互聯網手機模式創立者的小米,其創始人雷軍也小心翼翼地表示,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最大的優勢是“無知者無畏”,敢想敢干。與雷軍總結的“鐵人三項”模式更直接,高通全球副總裁沈勁向記者表示,小米能成功,在于創立了“增值”的模式。既包括互聯網方式營銷,又包括高性價比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讓玩家成為手機的“設計者”,深度參與進來。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華為,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和諾基亞西門子在印度國有運營商BSNL的1437萬線網絡擴容招標中拒絕了按中興通訊的最低報價提供設備。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電信設備提供商華為,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和諾基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