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互聯網手機舞臺上新“角色”不斷,“觀眾”大有眼花潦亂之感。
近日,業內盛傳已久的盛大手機Bambook S1終于發布,與此前人們猜想的價格相近,其以1299元的價格殺入市場。就在同一天,采用阿里云操作系統的海爾“勁-ZING”系列智能手機W718(售價999元)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中。阿里云總裁王堅稱,阿里云系統將成為整個集團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入口。
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接近40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研究機構預計,2012年,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實現150%的增長。這新增幾百億的入口,就是手機。誰控制了手機,誰就控制了移動互聯網。在移動領域新公司乏力的情況下,各個傳統互聯網巨頭從應用到操作系統,見縫插針,提前布局。
盛大阿里爭食手機盛宴 Android擠壓價格空間
在這場移動盛宴中,中國互聯網公司充分發揮了一窩蜂的一貫傳統,不論各種場合,言必提及手機。與PC免費模式相似,不少互聯網企業都宣稱,自家定制的手機硬件接近零利潤,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從軟件及應用上面掙錢。簡單地說,就是“哥賣的不是手機,是客戶端!”
從這樣的觀點中可看到,各大互聯網巨頭低價推出智能手機,意在短期內擴大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搶占市場先機,讓消費者形成對軟件平臺及產品的使用習慣,積累一批忠實用戶資源,而這種資源的積累將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部分。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互聯網企業集中殺入智能手機市場,并不是關心終端市場手機本身的實際銷量和利潤,而是為了搶占移動互聯網終端入口后潛在的商業價值。
不過,這樣的模式并不被看好。業內人士指出,其實,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大佬們,跟風做手機,更多是噱頭。因為,互聯網公司的手機都是與廠商合作去定制自己的服務。目前,只能說互聯網企業在合作手機、定制手機。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公開表示,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會失敗不僅是因為企業基因不同,更主要的是這些企業只是為了嵌入自己的服務。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無非就是推自己的應用,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但是這樣的做法未必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他表示,不以用戶需求為使命,而為嵌入自己服務為目標,無法得到用戶口碑。
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謝文指出,眾多企業涌入不好的地方在于,這并非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與蘋果不能相提并論,最終智能手機市場成紅海,誰都無高招,最終使市場亂糟糟。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互聯網廠商搶入的都是以Android系統為主的智能手機市場。但這個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已極為嚴重,留給互聯網廠商營造性價比的價格空間少之又少。
在Android之外,國內手機操作系統短期內或難有作為,面對iOS、Android、Windows Phone的“三國鼎立”格局,國內廠商若想要在手機操作系統上分一杯羹并不容易,這將取決于系統對移動終端的兼容性及各自提供的應用服務的優劣,同時系統所負載的終端價格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6月6日,新一代因特網協議IPv6正式上線。三大運營商雖然賣力籌劃,甚至有少許成效,但在外界眼中,運營商轉向IPv6的動力仍然明顯不足,難點在于短期盈利模式的問題。 6月6日,新一代因特網協議IPv6正式上線。據統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