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以下稱通知)的征求意見稿,要求終端生產企業不得在產品中預裝惡意軟件。
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工信部從五個層面對惡意軟件進行了界定。同時表示,此番嚴管惡意軟件,意在進一步完善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維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
Q1安卓平臺惡意軟件增18倍 黑客日賺4萬
來自安全廠商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近三成的惡意軟件都來自于廠商預裝和水貨“刷機”渠道,且連月持續攀升。同時,奇虎360近期發布的《一季度手機安全報告》也表明,一季度Android平臺新增惡意軟件及木馬同比增長近18倍。
另據統計,目前,國內中小品牌手機的月均出貨量約在50至300萬部之間,而在深圳、東莞等地的刷機市場中,通過“刷機”后出售的水貨設備也通常在10萬部以上。終端、渠道產業中行業道德和此前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一條以內置、傳播惡意軟件謀利的黑色產業鏈正在悄然形成。
據手機安全行業人士透露,以目前內置一款APP應用的行情價 1至1.5元來進行換算(實際會因內置量較大而存在較高折扣),黑客內置一款惡意軟件并通過“刷機”預制到10萬部手機的成本只需要15萬元。
“當將這些惡意軟件內置到手機并被消費者拿到手中后,其就會通過后臺自動聯網,接收指令除非扣費。”手機安全專家表示,“僅以其每天扣費2次,每次扣費2元計算,黑客單日獲利就將超過4萬元,單月獲利120萬元以上,投入成本卻僅為一成左右。而如果將惡意軟件預制到50乃至300萬部手機中,期間的暴利更可想而知。”
手機安全專家同時表示:“通過我們的持續分析觀察發現,目前吸費軟件多采用小額、多次的扣費方式,且已基本全部可通過服務器來靈活配置扣費指令,根據不同地區靈活配置扣費號段,且通過屏蔽運營商短信來躲避用戶察覺,更將空前加大用戶的財產損失。”
將成重點監管對象 “山寨機”陷末路
長久以來,“山寨機”都是手機安全的重災區,而預置惡意軟件早已成為“山寨機”廠商獲利的重要手段。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型手機廠商進入千元級別智能機市場,原本以低價作為最大賣點的“山寨機”已經逐漸失去了價格優勢,這也從一個方面迫使部分“山寨機”鋌而走險。
手機安全專家進一步分析認為,山寨機廠商期望在促銷產品過程中,以海量應用作為重要的宣傳賣點,如內置播放軟件包裝為音樂手機,內置多款熱門游戲以其作為主打賣點等,使其也樂于與一些應用開發者展開合作。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蛋糕越做越大的背景下,互聯網巨頭按捺不住紛紛入局搶食。騰訊、小米、360、百度、網易、盛大等互聯網巨頭在暗中角力。 如今,智能手機在人們生活中已經很普及。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嚴管惡意代碼 山寨機成重點監管對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