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隨意打”風波持續發酵,由其引發的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暗戰也不斷升級。據《京華時報》報道,盡管面對各級監管部門的阻力,但中聯通高層依然在力挺其備受爭議的“隨意打”業務。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近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無意停推“隨意打”業務。
中國聯通新推20元的3G卡和某些地方的2G“隨意打”,已在運營市場,尤其是3G運營市場引發關注,價格博弈不斷升級將對3G市場競爭帶來負面影響。對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凱老師表示,隨著3G市場的發展,我國電信運營商的實力會發展一些微妙的變化,雖然語音業務收入仍是我國電信運營商的“現金奶牛”,但數據為王和內容為王時代已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主題。不過在目前競爭手段單一的情況下,語音業務再次成為競爭主戰場。
轉向“3G業務為主,2G業務為輔”市場定位
浙江聯通3月20日推出“隨意打”產品,打響了價格戰的“第一槍”。隨后,廣西、湖北、湖南和甘肅等聯通省公司相繼推出類似的“隨意打”產品,大有燎原之勢。隨之,5月14日,中國聯通推出了超低門檻的20元3G卡,又將戰火引入3G的戰場。
過去電信業掀起價格戰的基本都是主導運營企業,而這一次價格戰的主角卻是中聯通。對于從此次價格戰所折射出來的運營商競爭之間的微妙變化,王凱預測今年夏季我國電信市場即將硝煙四起。縱觀此次風波,可見我國電信市場競爭的些許端倪:
第一,市場競爭從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1-4月,從總的移動用戶數看,中國移動為6.72億戶,中國聯通為2.12億戶,中國電信為1.39億戶。中電信中聯通兩家用戶總數之和僅勉為中移動的一半。由此,競爭從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不可避免且日趨激烈。
第二,市場競爭從2G市場轉入3G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移動通信市場初步形成了3G規模化替代2G存量市場的局面,并逐漸進入穩步遷移期。而承載在2G上的語音業務開始被QQ、微信等即時通信手段,以及微博、人人網等移動社交手段所覆蓋。面對這種情況,提高2G網絡資源利用率和降低3G門檻便成了運營商的不二選擇,他們力求通過2G用戶轉化為3G用戶,通過3G所能承載的數據業務綁定語音業務的深度應用,通過3G業務提升用戶黏性,做到3G業務為主,2G業務為輔。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專業人士建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打手機時多用耳機,可以減少輻射,同時應盡量減少長時間煲電話粥,“畢竟打電話時離大腦的距離非常近”。此外,專業人士提醒,無線WIFI也會造成輻射,雖然強度不大,建議家庭不使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G價格戰沖擊存量市場 專家稱損人不利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