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很可能祭出對華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手筆”。據悉,歐盟近期正在醞釀對中國無線通訊設備發起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包括無線網卡等在內的很多產品都屬于無線通訊設備范疇之內,一旦立案,本案涉案金額很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自5月下旬以來不斷對華發起“雙反”措施,并通過修改法規等方式加大貿易保護的力度。中投顧問宏觀分析師白朋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和歐盟頻頻對華發難,說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量過大過快對美國與歐盟生產商構成威脅。他建議,企業應提高外貿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在產品商標、質量、市場占有率上確保不違反WTO法則,同時應加強經貿、法律人才培養,并成立相應反傾銷案件調查責任小組,將貿易風險降到最低。
歐盟擬自行發起“雙反”
歐盟發難無線通訊設備領域并非首次。2010年6月歐盟貿易委員會曾應一家比利時企業申請,對中國的數據卡發起“兩反一保”調查,即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涉案金額41億美元,為中國遭遇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救濟調查。但在我方積極應訴的努力下,此案無果而終。
時隔兩年后,盡管并沒有企業提出申請,歐盟近日卻可能對中國的無線通訊設備自行立案調查。
在該領域,中國兩大巨頭華為和中興一直是歐盟的主要打擊對象。瑞典工業與貿易大臣比約林表示,上周在布魯塞爾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歐盟官員向成員國表示,該機構已掌握了有關華為和中興通訊接受政府補貼的證據。
據悉,企業擔心被報復或許是歐委會自行發起調查的主要原因。歐盟官員此前曾表示,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不愿主動站出來起訴不公平貿易,因為擔心他們的出口或投資遭到報復。“如果公司害怕報復,委員會可介入并且主動發起調查。”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中國商務部也已經注意到了歐盟正在就相關產品進行搜集準備的行為,并時刻關注其下一步動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歐債危機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對中國企業,特別是華為和中興這種對外出口和投資的龍頭企業進行打擊,有利于表現出歐盟保護本地區產業的政治姿態。“從行業角度來看,近幾年歐盟幾家傳統的電信設備生產商競爭力有所下降,市場份額有所減少,在這一行業對中國企業提出‘雙反’調查也更合乎情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盡管三大運營商的手機終端補貼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短期內運營商很可能基于各種原因,削減手機終端補貼。 盡管三大運營商的手機終端補貼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筆者最近了解到,短期內運營商很可能基于各種原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歐盟擬對自行立案中國無線通訊設備雙反調查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