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出臺的兩項重要政策,令“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中國寬帶建設工程,終于在近期出現破局的曙光。
日前,工信部召開“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動員部署大會”,會議提出了“建光網、提速度、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的總體目標。同時,為了做好部門間的協調,創造良好的政策執行環境,工信部還聯合其他七部委印發了《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
眾所周知,中國寬帶普及和提速工程,在發揮寬帶支撐國家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但對當下中國寬帶問題叢生的現狀,社會和用戶已是多有積怨。
自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啟動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互聯網接入上的反壟斷調查,今年互聯網數據中心(DCCI)發布報告稱,“內地網民實際每月為1M寬帶的支出遠高于國外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后,“假寬帶”正成為令中國互聯網最為難堪的一道標簽。
這一局面引起了中央的關注。今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也提出:要“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啟動寬帶上網提速工程”。
中國寬帶要提速,已成為上自高層,下至草根的共同愿景。而要解決這一重大課題,我們必須有一個高屋建瓴、全局統籌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步驟。
所幸,工信部終于拿出了“普及提速工程”在2012年要實現的階段性目標,一是增強寬帶接入能力,新增光纖入戶(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二是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用戶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超過50%;三是提高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2000萬戶;四是擴大公共熱點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規模;五是進一步推動和普及寬帶應用,并推動降低單位帶寬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從工信部提出的目標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寬帶技術即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前景。
目前,我國固定寬帶接入主要采用以ADSL為代表的銅纜技術,但這種網絡有帶寬提速的上限,要升級到4M以上帶寬會受到相當多的技術限制。此前,業界專家早有獻言,若要以4M帶寬作為階段性目標,我國必須加快普及以FTTH為主的光纖寬帶技術。而此次工信部將“建光網”的要求放置于總體目標中的第一項,足見我國對實施“光進銅退”戰略已下了最后的決心。這就意味著,光纖即將取代銅纜成為中國未來寬帶戰略的不可替代的載體。
然而,衡量寬帶成功與否的指針,不應僅指向帶寬的速率、覆蓋用戶規模等數據,而應把用戶體驗的好壞列為重點,從而打造出真正的“用戶體驗型”寬帶網絡。而這一歷史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運營商的身上。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藍汛通信將利用公司當前持有的現金來進行股票回購。截至2012年3月31日,藍汛通信持有約5970萬美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北京時間5月29日晚間消息,藍汛通信(Nasdaq:CCIH)今天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批準一項股票回購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寬帶“光進銅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99668.html